2013-03-26 01:05:11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李婷 發自廈門
每經實習記者 李婷 發自廈門
自3月1日“國五條”細則出臺后,三周以來廈門市二手房交易市場持續火爆。廈門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廈門市二手住宅成交量連續三周環比上漲,成交套數分別為1175套、1587套和1735套。而一手住宅則頻頻出現“一日光”的銷售現象。廈門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由于“國五條”細則落地滯后引發的消費者非理性購房潮,而開發商的促銷手段則進一步誘導了消費者的盲目購房。
一手住宅銷售火爆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廈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7%,同比上漲4.2%,漲幅居全國第八;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0.6%,同比漲4.5%。1月廈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6%,漲幅居全國第四。
在國五條細則出臺后,3月的廈門樓市被業內稱為“黃金3月”。數據顯示,3月份至今三周,廈門市二手房交易市場持續火爆。根據廈門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廈門市二手住宅成交量連續三周環比上漲,成交套數分別為1175套、1587套和1735套。而一手住宅則頻頻出現火爆的銷售現象,6個新開樓盤中有4個“一日光”,量價齊升。
“廈門島內一樓盤,2011年10月的銷售均價為14788元/平方米,而今年2月開盤均價達到29000元/平方米,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漲幅近100%。”廈門地產評論員程凌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該樓盤是屬于2011年率先促銷的特例,但和官方的統計相比,廈門業內普遍比較認可的情況是,廈門樓市近一年來的同比漲幅普遍在30%~50%。
程凌虛認為,在“國五條”細則出臺后,廈門樓市持續出現的火爆銷售情況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是開發商的“饑餓式”營銷。開發商都想搶在“國五條”細則在廈門落地前抓緊推盤,以免生變。以新政后第一個入市的集美新盤蓮花新城為例,推出的房源僅500多套,客戶數量卻達到了數千人,僧多粥少的情況無疑給消費者帶來緊迫感,加上3分鐘選房時間等相關的營銷策略,誘導了消費者盲目性、恐慌性購房。
其次,地產新政細則滯后,加大了市場的恐慌。改善型客戶群擔心受政策誤傷恐慌入市,剛需型客群擔心房價猛漲也加快出手,加上開發商的營銷策略,買漲不買跌的“羊群效應”也進一步燒旺了市場。
一級市場高溢價成交
而在土地一級市場,也出現了高溢價成交現象。3月7日,廈門在“國五條”出臺后的首場土地拍賣會上,出讓的11幅地塊除一幅流拍外,其余10幅地塊均成功拍出,總成交金額14.86億元。
其中唯一一幅島外同安區商住地塊,更是大受熱捧,最終以4.86億元拍出,溢價率高達92%,折合樓面價5331元/平方米,超越2008年金都海尚國際4500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成為同安地價史上最高。
關于后市,程凌虛認為,目前廈門樓市還處在政策細則不明的混沌期,預計本月底或四月初更明確的細則將出來,對樓市的影響需進一步觀望。
廈門麥田房產副總經理葉一萍則認為,廈門樓市近期表現跟全國情況基本一致,目前的樓市讓她覺得“看不明白”,她認為,除了3月初出現的一波恐慌性過戶后,最近這段時間的二手樓市趨于穩定。至于一手房出現的熱銷情況,她認為主要跟廈門的城市特點有關,新房的房源很少,才引發消費者熱捧。
記者致電廈門房管局有關負責人欲了解細則落地事宜,但對方并未就此事接受記者采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