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6 01:40:1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映泉
每經記者 李映泉
兩年前競得的一幅土地使用權,卻給如今的海德股份(000567,收盤價9.42元)惹上了麻煩。由于競得土地的控制規劃指標出現問題,公司遲遲未與國土局簽訂該土地的轉讓合同。今日,國土局宣布取消公司的土地掛牌資格,沒收公司2138萬元的競買保證金,并對公司處以高達3028.67萬元的違約金。
2011年7月15日,海德股份全資子公司海德置業以1.51億元的價格成功競拍取得海口市濱海大道南側長流起步區2402號地塊的土地使用權。競拍前,公司已向海口市國土資源局前按起始價的30%繳付了競買保證金2138.2萬元。公司指出,按照該地塊的土地面積13766.67平方米和容積率3.232指標,可建建筑面積為44499平方米,但參照該地塊的規劃設計指導意見,可建建筑面積僅為35100平方米,兩者相差近9400平方米,差距達21%以上,嚴重影響了該地塊的商業開發價值。
海德股份稱,相關責任部門雖對規劃指標進行多次修改,但仍未解決問題,鑒于上述情況,公司未與海口市國土資源局簽署國有土地出讓合同,并通過各種途徑向政府有關部門協商,但政府相關部門未做出回復。
時至3月5日,海德股份收到海口市國土資源局下發的 《關于取消國有建設用地掛牌競得資格決定的函》,決定函稱,因公司未能在約定的期限內與海口市國土資源局簽訂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根據有關規定,經報海口市人民政府批準,取消公司2402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竟得資格,公司繳交的競買保證金2138.10萬元不予退還,并須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天內繳交地塊總成交價格20%的違約金3028.67萬元。
海德股份表示,將根據律師提出的意見,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將向海口市人民政府或海南省國土環境資原廳申請行政復議,必要時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全力挽回對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
對于該事件的影響,海德股份認為,該事項最壞的結果為不退還竟買保證金2138.10萬元。公司亦于今日公布業績修正公告,將公司2012年度凈利潤由預盈600萬元~900萬元修正為預虧1200萬元~1500萬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