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調控再度升級 “國五條”止沸樓市

2013-03-04 01:16:18

“兩會”前夕,“國五條”以“賣房差額按20%征稅”對炒房行為進行打擊。其影響幾何?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杰 郭夢儀 趙春燕 尚希 李怡 胡廷鴻 發自天津 北京 深圳    

政策篇

出售自有住房按20%征稅 局地早有存在

每經記者 胡廷鴻 發自深圳

上周五(3月1日),中國政府網發布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樓市調控再度加碼,這被業界稱為 “國五條”。“國五條”要求,稅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密切配合,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

昨日 (3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相關部門負責人時得知,二手房交易環節個稅按20%征收政策在深圳早已有之。

由于目前各地尚未出臺“國五條”的具體實施辦法,此次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與此前各地的20%征收有何差異,目前尚無法確定。

20%的個稅標準各地一直存在/

在“兩會”召開之際,近幾月樓市回暖跡象致使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祭出。

“這次調控政策的出臺與此前所提的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有關,政府擔憂兩年多的樓市調控政策可能成為‘空調’”。對此,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分析說。

記者仔細研讀上述 《通知》發現,新的調控政策更多是重申繼續嚴格執行過去調控的措施,凸顯政府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決心。除了繼續明確各地從嚴執行商品房限購、差別化信貸政策、加強土地供應和保障房建設之外,還規定將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加快推進房產稅試點工作。

此次調控新政出臺,最引人關注的是,要求稅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密切配合,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

實際上,上述20%的個稅標準,早在各地執行的二手房交易環節稅收征管過程中就一直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國五條”并未規定具體執行時間和期限,而此前在各地執行的二手房交易中,已有相關個人所得稅征稅標準。

據了解,2011年7月,深圳推出二手房按評估價過戶征稅新政,其中就規定,二手房交易環節個人所得稅征收有兩種方式,即核實征收和核定征稅。核實征收方式以計稅價格與房產原值差額的20%征稅,而核定征稅方式是普通住宅按核定價1%征稅,非普通住宅稅率是1.5%。無論何種征收方式,自用滿5年(含5年)且是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個人所得稅。

上述《通知》規定,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并且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才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征。而各地具體執行政策細則尚未明確規定。也就是說,按照深圳市現有的政策,購房滿5年或以上出售的仍然屬于免征個人所得稅范疇,不用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對于上述政策的影響,宋丁認為,新政增加的交易成本將被轉嫁到購房者頭上,沒有施行二手房按評估價征稅政策的城市,陰陽合同等不合理現象可能增多。

深圳市地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二手房交易環節個稅按20%征收的政策早已有之,稅收調節只是樓市調控的一個方面,該政策執行兩年多來,對深圳市場影響不大。

據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深圳按核實征收方式征收個稅的情況較少,大部分均以按評估價核定征收的方式。目前國內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昌等多個城市已經開始試行二手房按評估價過戶征稅政策,其中按核實征收方式征稅的稅率也大多為20%。

或致二手房成交量下降/

“國五條”主要是重申從嚴執行以往調控政策,其影響如何將視各地方政府執行力度。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二手房交易嚴格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將使短期炒房行為得到遏制。

“二手房交易個稅的20%以及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會增加交易成本,影響炒房者和購房者心態,可使二手房交易短期出現降溫。”中原地產華南區總裁李耀智稱。

據了解,2011年7月,深圳開始執行二手房按評估價過戶征稅政策,一周之內二手房成交量暴跌九成。從以往經驗來看,樓市成交量出現驟降,將使房價面臨巨大下行壓力。

對“國五條”的解讀,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預估,交易環節的稅率上提,業主將持房待售,買家將持幣觀望,二手市場短期成交量將陷入冰點。根據過往稅收方面的政策經驗,征收高額稅率(10%以上),將減少一半的交易量。

此外,短期而言,新的調控政策將使二手房價橫盤,如果買賣雙方僵持的時間超過半年,房價則會下行。中期而言,有效房源將急劇減少,加劇二手市場的供需失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