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5 01:14:0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尚希 王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尚希 王杰 發自北京
盡管業界普遍認為小戶型產品的比重是預測2013年房企盈利能力的重要條件,但并不意味著大戶型產品多的地產商盈利能力就一定弱。事實上,大戶型的高端產品同樣有可能以高周轉的方式提升盈利能力。
2009年6月30日,北京廣渠門地王誕生,方興地產以40.6億元的成交價殺出一條血路,成就了后來的銷售傳奇“金茂府”。業內許多人士表示,金茂府這個項目從拿地到推盤,都是成功的典范。
今年,與首開聯合體折戟北京海淀區玉淵潭地塊后,方興地產(00817.HK)日前單槍匹馬以35.3億元將北京亦莊兩地塊收入囊中。方興地產今年以來在土地市場的表現,似乎有意續寫在高端房地產的佳績。
加大高地價項目開發
方興地產開發高價地的能力在業界有目共睹。
除了廣渠路地王外,方興地產在其他地區也有開發高價地的經驗。
方興地產近幾年的財務報表顯示,2009年,方興地產總收入為63.21億港元,2010年總收入為63.48億港元,2011年總收入為65.91億港元。搜房網數據檢測中心發布的《2012年北京房企商品房銷售金額榜》顯示,2012年,方興僅在北京區域的銷售收入便已達到68.26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發現,去年方興地產包括土地一級開發在內的收入大約為150億元。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方興地產近幾年的收入呈現連續上升趨勢。
方興地產的業績增長,不得不提到屢屢書寫“日光”神話的金茂府。2012年,金茂府三次開盤,三次售罄。去年年底,金茂府以逾50億元的年度銷售額蟬聯北京市單盤銷售冠軍。
金茂府成功后,方興地產趁熱打鐵,在北京掀起了一股“金茂熱”。去年10月底,作為金茂府兄弟品牌的亞奧金府悅一期開盤,也是半天售罄,銷售19億元;12月上旬,望京金茂府開盤,同樣也是當日售罄,銷售11億元。
據統計,去年僅金茂系三個產品就為方興地產回籠資金80多億元。
金茂府的成功讓方興地產嘗到了甜頭,公司決定將其復制到上海及其他區域。
2012年12月,方興地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以56.8億元拿下上海海門路地塊。這一價格超過中冶置業以56.2億元拿下的南京地王下關濱江2號地塊,刷新2012年地王最高總價。隨后,公司又以23.2億元在蘇州拿地。據方興地產透露,該地塊也將開發“金茂府”。
然而,對于屢造地王的方興來說,其資金成本壓力成為關注的焦點。
去年10月19日方興地產發行的5年期美元債,年息僅4.7%,這一融資成本遠遠低于行業內其他房企。對此,一位長期跟蹤方興地產的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有央企背景,方興地產在融資渠道方面十分靈活,“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融資都很不錯,而且集團公司也會提供支持,所以方興地產的現金保有量是很高的。”
來自方興方面的消息顯示,方興地產的最新目標是,2015年將在2012年的基礎上實現利潤總額翻一番。
商業地產持續發力
除在高端房產方面繼續發力外,方興地產還將發力商業地產。
2月4日,方興地產發布公告,其全資附屬公司耀國環球于2月2日與貝森投資訂立股權買賣協議。根據協議,耀國環球以現金8.16億元向貝森投資收購領導控股有限公司51%股權。
此外,據股權買賣協議,耀國環球還向貝森投資以現金4779.33萬美元 (約合2.98億元人民幣)收購由貝森投資向領導控股有限公司提供股東貸款的51%。
公告顯示,領導控股主要在中國南京市開發建設及經營房地產項目,公司直接全資擁有成美投資,成美投資直接全資擁有南京商城,南京商城直接擁有南京國際集團95.78%權益。
此次交易之后,南京國際集團將由耀國環球及貝森投資分別持有51%及49%股權。因此,南京國際集團將作為方興地產的非全資附屬公司綜合入賬。由南京國際集團開發并運營的南京國際廣場為集合了寫字樓、住宅、商業中心及高端酒店的城市綜合體項目。
對于此次收購,方興地產表示將是公司參與開發位于南京市中心地段優秀商業綜合體項目的良機。
對于當年曾以商業地產概念上市的方興來說,商業地產一直是方興的關鍵詞之一。
來自第一上海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公司的酒店經營業務持續帶來穩定現金收入。就行業標準而言,酒店入住率達50%即可實現收支平衡。公司的酒店入住率均在60%~79%之間,相較同行具有明顯的優勢。除此之外,公司2013年物業銷售貨源約為160億元,如按照85%的去化率估算,合約銷售將達135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