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02-04 08:46:31
只用一句話形容上周美元的表現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倘若以慣用的美元指數作為評判標準,顯然上周的美元可謂一敗涂地,但這更多源于美元指數的“歐元”色彩。而在與英鎊、澳元的博弈中,美元實際上反倒略占上風。更逞論美元對日元刷新近兩年半來的高點。不過一個問題接踵而至,上周非美貨幣的走勢何以如此迥然不同?
上周兩大重磅事件均出自于美國。其一,美聯儲公布2013年首次議息會議決議。與市場預期一致,美聯儲繼續寬松貨幣政策,從而修正了美聯儲去年12月會議紀要中曾經釋放出的“鷹派”信號。不過令人大感意外的是,美聯儲表示受天氣等方面的影響,經濟增長在近期出現了停滯。同時,其對美國經濟的痼疾——就業市場亦流露出足夠的擔憂。投資者增強了對美聯儲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這也導致了美元在周中遭遇了市場猛烈的拋售。
不過毫無疑問,另一重要事件美國1月非農就業報告成功地搶走了美聯儲議息會議的“光芒”。盡管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5.7萬,基本符合市場的預期。但1月失業率意外升至7.9%還是令投資者大失所望。而這一結果也說明了美聯儲看淡美國勞動力市場有其道理所在。但面對著同樣的信息,歐元、英鎊、澳元卻選擇了不同行走路徑。
目前市場存在著兩種邏輯。第一種,疲弱的美國經濟數據以及美聯儲悲觀的預期,重創了此前認為美聯儲將提早收緊貨幣政策的猜測,流動性充裕顯然有助于推升風險資產,同時挫傷美元市場人氣。第二種,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經濟緩慢增長,也引發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蘇前景的擔憂,進而打擊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從歐元與英鎊的表現來看,歐元顯然歸于第一種,而英鎊則陷入第二種邏輯。
但在美國因素之外,可能被市場忽視的一個原因是,隨著歐債危機的高潮與低谷,歐元的匯率也隨之劇烈波動。而當前階段希臘新一輪援助塵埃落定,區內新一輪危機尚未爆發,歐元也由此迎來的獨立的反彈走勢,或稱回補行情。反觀在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預期不斷增強,以及不佳的經濟狀況下,英鎊低迷不振亦不足為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