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1-17 00:24:53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未來外匯占款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會越來越小。”針對1月15日晚間央行公布的2012年12月外匯占款余額等數據,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外匯占款增速放緩規模減小,央行為了對沖外匯占款而被動投放貨幣的行為或將結束。
據央行數據,2012年全年累計新增外匯占款只有4946.47億元,遠遠低于2011年2.78萬億元的規模。
今年或繼續低增
“今年出口并不怎么看好,外貿順差較前幾年還是會減少很多。另外,人民幣升值步伐有所放緩,資本流進的規模會減少。受人民幣升值因素的影響,企業和個人結售匯也會減少。”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的外匯占款增長仍不會大幅增加,但還不會轉為凈減少。
央行數據顯示,2012年12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加了1346億元,為去年的次高水平,去年1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長達1409億元。不過在去年4月、7月、8月和11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均出現負增長,其中,去年11月凈減少736億元,為最低水平。
據海關統計,2012年,我國進出口總值38667.6億美元,其中,出口20489.3億美元,增長7.9%;貿易順差2311億美元,擴大48.1%。但引起外匯占款增長減少的主要原因或已不在于貿易順差。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公布,2012年三季度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為517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逆差。影響外匯占款增長的一大因素仍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在2012年中國實體經濟增幅放緩的過程中,國際資本的外流現象曾引起市場的擔憂,而隨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繼續推行,國際資本回流或對今年的外匯占款增長帶來新的變數。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預計2013年外匯占款各月增幅可能會有正有負,1月可能實現正增長,全年新增外匯占款難達到1萬億元。美元的中長期走強、中國經濟潛在增速的下移、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加大、資本項目開放力度的逐步增加、人民幣結算規模的逐步上升等因素使外匯占款增量進入一個低位增長的時代。
貨幣供應將稍放松
對2011年的歷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使其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央行行長周小川的“水池”理論被解讀為為了對沖國際資本流入,外匯占款猛增而必須采取的控制流動性的操作,央行作為商業銀行外匯唯一的買家,貨幣政策操作中的被動性表現明顯。
而隨著2012年外匯占款增長減少的改變,央行貨幣政策的“穩健”定位更為明確,信號明確的利率、準備金率調整被下半年的公開市場操作手法所替代,其對流動性的把握更為精準,也在穩增長與防通脹的雙重目標中找到了更為平衡的方式。
“央行貨幣供應量受到外匯占款制約被動投放的情況將改變,未來央行根據實體經濟增長情況需要來供應貨幣將更明確。”國盛證券研究所所長周明劍表示。
“無疑,外匯占款的較少增加,制約了基礎貨幣的增長,一定程度上使我國貨幣增長進入收斂的軌跡。新增外匯占款的減少可能使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或者開展大量逆回購操作來彌補資金缺口。”華泰證券認為。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貨幣政策將相對放松一些,央行應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來補充流動性。”周景彤認為,2013年貨幣政策將適度放松,以滿足穩增長的需要,但同時又不會過于放松,因為2013年的通脹水平將較2012年明顯上升,他預計全年CPI漲幅將達到3.5%左右,較2012年的2.6%上升幅度不小,此外考慮到房地產調控的因素,預計貨幣政策放松的幅度有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