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8 02:14:5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節后A股連續震蕩,但仍保持相對強勢,尤其是小市值個股、題材股。周一滬綜指收漲0.37%報2285.36點,深綜指漲0.88%,中小板綜指漲0.98%,創業板綜指大漲2.03%。
盤面看,生物醫藥、水泥、建材、航天軍工等板塊領漲。國務院確立生物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利于相關個股炒作。城鎮化工作會議或于3月召開,引相關建材類股走強。大市值個股表現稍弱,使得主板指數成交較上周五縮窄,而中小板及創業板指出現放量現象。
利空消息主要有新華網擬上市募資10億元,不過該利空影響不會太大,因近期這方面虛實夾雜的消息漸漸多了起來,投資者已漸漸習慣。就IPO來說,可能有關方面就在等市場習慣時重啟,而當市場恐慌時反可能繼續拖延。
市場原本對 “IPO發行方式改良”的預期較濃,但在股指大漲中這種市場呼吁就明顯趨弱了。投資者忙于炒作掙錢,早沒心思去想此事了。這種現象對發行方有利,就目前旺盛的市場人氣來看,即使IPO重啟,股指也不會馬上就掉下來,可能仍有一陣熱炒,這正好可以證明 “IPO不影響股指”,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本輪行情受到了各種利好因素的疊加推動,按重要性排序,應包括以下因素:一為政策推動,二為經濟回升,三為理財資金因某種特殊原因將部分回流,四為擴容暫停,五為外圍各國尤其是日本進行資金放水。到目前為止,上述利好所帶來的市場動能仍未釋放完畢,許多資金仍在尋機介入,因此熱絡的盤面還可持續一陣。
未來IPO暫停因素會首先發生變動,即該利好將首先消失;經濟方面,可能還會出現波動,除非在擴內需及轉體制方面有突破性進展;政策方面,其托市意愿一般會隨股指走高而漸漸淡化;理財資金回流方面,筆者認為這種情形應該還會延續。
外圍方面,日本資金放水在短期內不變,中期卻有些風險,因不排除美國提前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近期一些有色股、黃金股走勢滯重,其實就和市場對這方面預期上升相關。
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影響股指,主要包括樓市運行情況及國內物價是否可控。總之,股指是個系統工程,影響因素既多且雜,有時很難厘清頭緒。
綜合而言,如果上述有利因素僅出現了少量反復,比如IPO重啟,一般不會嚴重妨礙A股行情發展,投資者屆時不必胡亂拋售。如果出現反復的因素再增加一些,股指或將轉向橫走,此時仍為短線高手天堂,投資者仍然不必過度敏感。只有當上述有利因素發生較多波動時,屆時股指才易轉勢,一般就是離場時機。
操作方面,近期投資者宜半倉觀望,跌了可以拿一些,漲了則不要去追。從形態上看,2300點稍上是較為敏感位置,股指很難痛快地直接沖過,至少會先磨上一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