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1-07 08:13:39
據韓媒稱,2012年韓國的造船出口額(以金額為基準)或首次被中國趕超,船舶出口額13年來首次減少。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據韓國《中央日報》日前消息,2012年韓國的造船出口額(以金額為基準)或首次被中國趕超,船舶出口額13年來首次減少。分析人士稱,主要原因系韓國造船在歐洲地區的出口比重較高,歐債危機重創了韓國造船業。
不過,中國造船行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說法或許并不準確,因2012年韓國造船銷售額要遠超中國。事實上,中國的造船業與韓國一樣遭遇著行業不景氣帶來的陣痛。根據上海航交所日前發布的“2012年中國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顯示,2011年排名靠前的船舶類上市企業在2012年跌下“神壇”,除了同時涉及海工和軍工產業的中國重工和中國船舶外,其余上市船企市值均大幅縮水,排名退幅超過10位。
受累歐債危機 韓國造船出口額首度落敗中國?
據韓國媒體日前報道稱,歐洲經濟危機給韓國造船業帶來重創,2012年1-11月韓國造船的出口額為352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減少了29.6%,自1999年外匯危機后,韓國造船產業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但同期中國造船出口額為368億美元,雖然中國也出現了負增長,但是減少的幅度小于韓國。
“雖然統計中沒有包括2012年12月的出口額,但考慮到在10月和11月的出口額上韓國與中國的差距呈現出了擴大趨勢”,媒體報道稱,“從整體上看韓國的年總出口額還是落后于中國。”
不過,中國造船行業資深人士昨日(1月6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種統計數據也許并不完全準確,2012年韓國造船業的銷售額要遠超中國,而韓國造船業主要供應韓國本身也并不可能,因此對韓國2012年造船業出口額落敗中國的說法持保留看法。
“盡管我們造船業總載重噸位要略高于韓國,但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從韓國2012年完工的船舶構成的技術含量與價值量來看,要遠高于中國,其海工產品占比重也要比中國大。”
不過,張廣欽指出,無論是中國還是韓國,2012年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造船業都受到了不小的挑戰。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12月24日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中國船舶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速趨緩,船舶出口下滑,經濟效益回落,生產經營形勢嚴峻。
中國造船上市企業市值大縮水
上海航交所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除了同時涉及海工和軍工產業的中國重工(601989.SH)和中國船舶(600150.SH)外,其余上市船企市值均大幅縮水,排名退幅超過10位。
分析人士稱,在產能過剩和訂單減少的雙重重壓下,曾頭頂多項榮譽的中國船舶產業一片哀鴻。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2012年1—11月,全國三大造船指標同比大幅下降,其中,造船完工量為505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8.2%;承接新船訂單量為170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9.4%;11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134億載重噸,同比下降30.3%,比2011年年底下降24.4%。中國船協有關負責人預計,2012年全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或難超6000萬載重噸,降幅將超過20%。
上海航交所日前分析報告指出,在三大指標大幅下滑的影響下,中國幾家船舶上市企業2012年前三季度業績均不理想。據統計,除中國重工外,中國船舶、廣船國際(600685.SH)和舜天船舶(002608.SZ)的業績下滑均超過65%。其中,中國船舶凈利潤同比下降70.3%;廣船國際凈利潤同比下跌89.4%。
而受業績拖累,不少船舶上市企業無論市值還是排名均出現了大幅的下滑。
根據上海航交所日前的報告稱,中國重工2012年總市值縮水80億元至664.7億元,排名由2011年的第1降至第2位。缺少訂單的熔盛重工和廣船國際市值縮水幅度均較大,接近50%。熔盛重工市值較2011年縮水49億元至74.4億元,排名由第15位降至第26位。12月24日,熔盛重工發布預虧公告表示,其2012年年度凈利潤可能虧損。此外,廣船國際市值則較2011年縮水10.3億元至61.6億元,排名由第22位降至第33位。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由于缺少新訂單,手持訂單又在不斷消耗,2013年對船舶企業來說可能才是真正的生死考驗,許多船舶企業不僅面臨無船可造,還可能因資金壓力而遇到有船也不敢造的窘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