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10-24 11:01:24
在東海之濱的長江入海口,經過千年的孕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鑄就了一座美麗而充滿靈氣的島嶼—長興島。
她的形象獨特酷似海豚,東西長而南北寬,總面積約160.6平方公里;她的生態系統完善,綠色環繞,郁郁蔥蔥,水清、氣新、聲靜,享有“柑桔之鄉”的美譽;她距離上海市區交通便捷,長江隧橋和規劃中的19號線使她成為連接上海市區和江蘇的重要樞紐。她南岸長達幾十公里的深水岸線是建設海洋裝備產業基地的資源基礎,她西北側67平方公里的清草沙水庫是上海最主要的水源地。2008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長興島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和長興島開發辦、開發公司,標志著長興島的開發建設將聚合全市之力,長興島正在成為實現上海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
一、長興島的戰略定位與發展目標
長興島的開發建設是國家戰略、上海重點、崇明關鍵。根據市政府批準的長興島島域總體規劃,長興島開發建設的三大戰略定位是:打造成世界先進的海洋裝備島、上海的生態水源島和獨具特色的景觀旅游島。
首先,通過現代船舶、海洋工程和港口機械制造業基地建設,將長興島打造成為世界先進的海洋裝備島。長興島是上海的六大產業基地和九大高新技術領域之一,是全國首批62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唯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為特色的基地。世界最大的港口機械制造商振華重工集團、中國近代工業的先驅江南造船集團、修造船大型企業中海工業集團相繼遷入長興島,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等著名海洋裝備企業正不斷推進長興基地的建設。長興島將建設成世界著名的大型船舶、海洋工程和港口機械基地之一。同時,長興島將大力開發建設海洋裝備配套產業園區,積極引進、培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品質高的相關配套產業,將建設成一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品牌優勢明顯,綠肺環繞、水清綠逸的先進海洋裝備島。現代化工業的力量和高科技的智慧將帶動島嶼的騰飛。
其次,通過立足青草沙水庫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將長興島打造成為上海的生態水源島長興島西北側67平方公里的青草沙水庫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邊灘水庫,是上海最主要的飲水之源。對水源地的保護是長興島開發建設的重要任務,建設大面積的水源生態涵養林,形成綠色屏障,營造充滿野趣的多樣性自然生態景觀,將長興島打造成生機勃勃、生機盎然的活力之島、魅力之島。
再次,通過突出自然資源環境的保護性開發利用,將長興島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景觀旅游島。根據水源地生態涵養要求,通過自然資源環境的保護性開發利用,突出橘鄉、湖泊、生態林、漁港、現代工業、島嶼新城等主題概念,融合自然、人文、工業等多種元素,塑造布局合理、個性鮮明、景觀優美的長興形象。
長興島的發展目標是:國家戰略得以切實落實、地方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提高。國家戰略得以切實落實,就是以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契機,圍繞大型船舶和海洋石油鉆探設施等,大力推進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發展,向深藍海洋邁進。地方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就是通過長興島的全面開發建設,通過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地方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推動地方稅收的大幅度提升,支撐崇明“三島聯動”發展,使長興島成為上海今后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居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提高,就是在發展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準,讓更多的老百姓共享改革開放、開發建設的成果,為長興島的老百姓創造一個環境優美、生活舒適、安居樂業的花園島,為上海的市民喝上放心水而建設、保護好青草沙水源地。
二、長興島開發建設的四個要素
長興島開發建設的四個要素是:產業是根本,水源是命脈,生態是關鍵,城鎮是依托。產業是根本,建設海洋裝備島是立島之本,現代化工業的力量和高科技的智慧是長興島騰飛的基礎;水源是命脈,建設生態水源島是民生之本,青草沙水庫是上海最主要的飲水之源,保護好水源地是長興島開發建設的前提,不能走“先發展后治理”的道路;生態是關鍵,建設景觀旅游島是和諧之本,實施生態涵養和環境建設,營造生機勃勃、生機盎然的活力之島、魅力之島;城鎮是依托,城鎮開發建設將形成較為完善的社會與商業配套,形成較為完整的城市功能體系,構成上海城市空間的組成部分,服務長興島開發建設。
長興島的開發建設必須統籌協調海洋裝備島、生態水源島和景觀旅游島之間的關系,相互促進,融合發展,立足探索和創新,走一條全新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生態化發展之路。長興島工業化的核心是建設世界先進的海洋裝備島長興島,城市化的核心是建設田園城鎮特色的景觀旅游島,生態化的核心是保護青草沙水源地的生態水源島建設。未來的長興島將成為碧波青田、詩化城市。
三、長興島開發建設的五項基本任務
長興島將全力實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城鎮建設、社會配套和生態保護“五位一體”的發展任務。其實質,就是實現長興島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生態化。產業發展是長興島工業化的出發點,正因為產業發展才帶動了長興島的全面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城鎮建設和社會配套是長興島城市化的基本內涵,是為產業發展實施綜合配套的基礎工作;生態保護,就是要求在長興島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體現生態文明,既是保護青草沙水庫的需要,更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產業發展。長興島工業基地規劃用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以深水岸線為基礎,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以船舶與海洋工程為特色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緊緊圍繞中船集團、振華重工、中海工業及其他大型企業,大力發展先進的船舶制造業和海洋工程業以及相關高新技術產業。
●積極推進長興海洋裝備配套產業基地建設,引進高技術、高附加值企業,創建富有特色的多元化功能園區。
二是基礎設施。完善的道路、管線、水系、綠化等市政基礎設施是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和城鎮開發建設的先決條件。
●長興島將以南北向的長江隧橋與東西向的潘圓公路構成的“十”字型干路為基本骨架,形成縱橫環網相連的島域道路系統格局,建設沿主要道路的綠化走廊和多片多廊的綠化系統,并立足防洪排澇和景觀資源,建立完整的水系布局。根據長興島總體規劃,經測算長興島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約需220億元(包括以道路交通為核心的“七通一平”、河道水系、綠化系統等)。
●高標準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為全島深度開發奠定堅實基礎。根據長興島開發要有大舉措的要求,2009年12月26日,長興島集中啟動了總投資80多億的10項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底前陸續竣工。這些項目將初步奠定長興島大的基礎配套格局。10項基礎設施項目包括潘圓公路等約40公里的城市道路,占地31公頃、全長10公里的綠化帶,1200畝的灘涂圈圍工程等。這些項目著眼于服務中船、振華和中海長興基地,著眼于今后遷建船廠需求和全島發展,將確立全島基礎配套基本架構。
●長興島正在建設上海唯一的、具有綜合性功能的國家一級漁港,將具備漁船靠泊避風和補給、水產品交易和適量加工、特色餐飲和景觀旅游等多元功能,體現功能科學、景觀優美、特色顯著、大眾喜愛的特征。漁港碼頭工程位于橫沙通道長興島一側,建設多功能固定碼頭一座、浮碼頭三座,共11個泊位,可滿足年卸貨12萬噸水產品的功能需求,將形成長興島休閑旅游的一個亮點。目前碼頭工程已建成。
三是城鎮建設。秉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憑借三“勢”來塑造長興島城鎮:一是長江隧橋建成通車及長興島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展開,解決了可達性與便捷性問題。二是長興島的中船、振華與中海等生產基地已撐起了長興島產業發展的基礎格局,產業發展需要相應的、互動的城鎮綜合功能配套。三是上海城市空間迅速擴展,以適應國際大都市功能建設的需要,長興島也是上海城市空間與功能布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開發建設鳳凰小鎮、橘林小鎮和漁港小鎮等三個特色鎮區,規劃范圍約19平方公里,將綠逸水秀、自然和諧的人文風情融入其中,為產業發展提供完善的配套環境,努力形成“塔吊林立、巨輪遠航”,“藍天碧水、橘林飄香”,“白墻紅瓦、漁風水岸”的規劃特點,打造具有田園風光特征、人與自然相和諧、體現健康生活方式、配套服務完善的生態化島嶼新城。鳳凰小鎮是長興島的水上門戶,將成為集商業、文化、行政、居住等多種功能的公共活動中心;橘林小鎮是連接長江隧橋和輕軌19號線的陸上樞紐,將成為體現城鎮生活品質的優雅社區;漁港小鎮將承載國家一級漁港所衍生的多元功能,形成上海市獨一無二的漁風水岸。
●“長江第一灘”沿江景觀旅游度假區,借助于上海唯一的國家一級漁港開發的契機,全力打造岸線長約1000米,上海首個集旅游觀光、文化展示為一體的,以海鮮餐飲為核心吸引力,以具有現代氣息的濱水環境和獨特的濱江自然風情為特色的綜合性城市公共休閑項目————“長江第一灘”。
●正在建設100萬平方米配套商品房,今年還將啟動60萬平方米配套商品房開發,主要滿足長興島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城鎮開發的動遷安置需要,讓動遷農民共享開發發展成果。作為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的動遷房安置基地,以開發商品房的理念實施建設,嚴把安全質量關,體現人性化需求,適應城鎮未來生活與長遠發展需要。
五是社會配套。為適應全島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長興島將建設滿足公眾、產業需求的社會服務設施體系,逐步完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公共交通、商業服務配套設施,方便居民生活,提升城鎮功能。
●滿足居民多元需要,長興島鳳凰小鎮在建成鳳濱路商業設施的基礎上,即將建成7萬平方米的大型社區商業街區和配套服務設施。該商業街區面向大眾,服務居民,強化政府在滿足居民最基本生活便利方面的作用,確保菜市場等指定型商業業態,積極推進超市、便利店、藥店、大眾餐飲等必備型商業業態,有序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提升型商業業態,創造良好的配套服務環境。
六是生態保護。青草沙水庫是上海最主要的飲水之源,保護好水源地是長興島開發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將按照水源地保護的要求涵養生態,培育大量的綠色生命,同時以生態涵養為依托,充分利用長興島的水鄉特色,發展生態型觀光、休閑等項目,實現生態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長興島將引清草沙水庫換排水入河道,地表水有望達到三類水標準。為布局完善的生態水系和防汛除澇體系,長興島陸域的水面率將達10%,規劃形成“一橫、一環、十五縱、三湖和九座水閘、七座排澇泵站”的水系總體布局,將清草沙水庫換排水引入河道,凈化全島水系,達到三類水標準,成為中國大部分地區水質最好的區域之一,這又為清草沙水庫創造了更好的生態條件,改善環境、造福百姓。
●長興島將建設杉樹王國,以綠色“生態網絡”營造獨特的景觀生態格局。通過“綠地+林地+濕地”的綠化系統,以適應長興島的杉樹為主體,實施生態涵養林、公園綠地、道路與河道綠化帶建設,塑造多樣化的特色生態環境。
四、緊扣五個關系,全力推進長興島開發建設
長興島開發建設既不能錯失機遇,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實現好市政府批準的總體規劃,必須遵循科學發展規律,走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道路,正確處理好五個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好發展中快與好的關系。面對長興島“配套跟不上需求”的現實局面,長興島開發建設急需聚合各方力量,突出重點,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社會配套建設,快上項目,快出形象,快見成效,以滿足駐島企業的發展和居民工作生活的需要。同時,項目工程必須要有好的質量,好的成果,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要堅持高起點推進開發建設,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檢驗。
二是正確處理好長遠發展和當前發展的關系。長興島開發建設要立足長遠,遵循科學發展規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不能簡單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有先進理念、前瞻思考和科學籌劃;要形成指導長興島持續發展的行動方略,一步一個腳印地加以實施。長興島開發業已形成的規劃體系和正在深化的規劃研究,是需要切實遵循的基本規范,是實現高水平開發建設的基本框架。同時,又抓好當前,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應對和解決實際面臨的各種各樣問題,但當前所做的事情應該有利于長遠發展、不為長遠發展帶來新的障礙。
三是正確處理好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城鎮開發的關系。長興島的區位和島情實際決定了其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必然要與島嶼的生態化建設相結合、相適應。長興島工業化的核心就是建設世界先進的海洋裝備島,充分依托中船、振華、中海等大型企業,積極跟蹤服務大型企業后續工程和新型項目建設;切實發揮長興海洋裝備配套產業園區的載體作用,立足長遠持續發展,引進高技術、高附加值企業,創建富有特色的多元化功能園區。長興島生態化的核心就是保護青草沙水源地的生態水源島建設。逐步建設生態涵養林,實施水庫附近的土地控制,注重自然資源環境保護性開發利用,注重發展環保型、清潔型項目。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長興島城市化的核心就是建設田園城鎮特色的景觀旅游島。長興島將逐步有序開發鳳凰小鎮、橘林小鎮和漁港小鎮等三個城市功能空間和“長江第一灘”沿江景觀旅游度假區,將綠逸水秀、自然和諧的人文風情融入其中,為產業發展提供完善的配套環境。努力形成“塔吊林立、巨輪遠航”,“藍天碧水、橘林飄香”,“白墻紅瓦、漁風水岸”的規劃特點,堅持走現代工業文明和現代生態文明融合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
四是正確處理好功能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關系。長興島開發建設的特點是:重大產業類功能項目先行,基礎設施建設隨后配套,城鎮綜合服務類功能項目逐步建設。長興島開發需要積極把握好功能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關系,圍繞產業功能項目這一根本,突出以“七通一平”為主要內容的道路交通、河道水系、綠化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適時開展土地收儲,有計劃地推進住宅、社會公共服務配套等城鎮功能性項目開發,積極吸引符合規劃的項目進入長興,逐步形成具有較為完善體系的城市功能系統。
五是正確處理好重點項目、重點地區和全島統籌協調發展的關系。突出重點,帶動一般,努力做到開發建設與經濟轉型、環境整治、社會管理、新農村建設五個同步。開發建設是長興島經濟轉型的基本推動力量,從農村經濟型態向城鎮經濟型態轉變是長興島發展的必然過程,這一過程伴隨著大范圍的征地動遷,伴隨著大規模的工程項目建設,伴隨著大量的人員流動,這必然要求同步加強環境整治和社會管理,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根據總體規劃,長興島將保留部分農業用地,做好新農村建設,建立與城市化社會相融合、相補充的農業經濟型態,建設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生態休閑環境。
長興島猶如一幅美不勝收的自然畫卷,豐富的水系資源,貫通全島的道路交通,串聯起一道道風景線,一個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和諧的友好城市,一個適宜工作、生活和休棲的美好家園,將逐漸矗立起來。
這座沙子一粒一粒沉積的島嶼,理想也在一層一層的堆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長興島必將發生滄海桑田的巨變,成為長江入海口一顆璀璨的明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