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3 02:38:3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任世磊
每經記者 任世磊
本周二,上證指數時隔11個交易日再次站上2100點,許多股民認為也許可以松一口氣了,但是上漲并未持續很久。在本周的最后一個交易日(10月12日),大盤持續走弱,上證指數的2100點大關也一度遭突破。
探究個中原因,權重股并未成為大盤上漲的動力,而經濟數據雖然呈現一定的好轉,但并未有見底態勢,而與歷史數據的對比也不難發現,目前市場的量能水平仍處于低位,沒有大幅放量,恐怕很難見到大漲行情出現。
權重板塊不支持大漲
權重板塊的表現對大盤的影響向來舉足輕重,但是過去的一周時間內,銀行、地產、有色、煤炭、鋼鐵等權重板塊的表現則差強人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10月8日至12日的一周時間里,有色金屬板塊的跌幅為0.68%,房地產板塊的漲幅為1.57%,煤炭板塊的漲幅為0.32%,鋼鐵板塊的漲幅為1.73%,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板塊的漲幅為0.96%。
相比之下,同一區間內,化纖行業漲幅達5.15%,化工行業漲幅達3.81%,生物制藥行業也取得了2.45%的上漲。
不僅如此,上述權重板塊面臨的基本面也不容樂觀,這或將制約其后市表現。以房地產板塊為例。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9月,全國100個城市 (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753元/平方米,環比8月上漲0.17%,自2012年6月止跌后連續第4個月環比上漲。
房價的連續上漲也引發市場上對于房地產行業繼續調控的預期。有媒體報道稱,住建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玨林表示,房地產限購政策可能在一定時期內不會改變。
2012年上半年,伴隨著股市出現反彈行情,房地產行業也經歷了較大的漲幅。這也使得房地產板塊在下半年出現大幅上漲的預期被透支。據統計,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區間內,房地產板塊均漲幅達24.2%,在所有行業板塊中居第三位。
其他權重板塊中,煤炭市場的供過于求使得煤炭庫存持續高位,而市場煤價處于低位,這也影響了煤炭板塊在股市上的表現。數據顯示,10月初,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價格為每噸635元,比年初每噸下降165元。
煤炭行業的低迷與鋼鐵行業的不景氣息息相關。今年以來,鋼鐵價格下降,鋼企普遍出現虧損,并且市場普遍對鋼鐵板塊三季度業績持有同比大幅下滑的悲觀預期。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納入統計的80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銷售收入23686.09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21%,利潤總額-31.84億元。其中,8月當月,鋼企銷售收入為2794.5億元,利潤收入為-41.96億元,盈利狀況下滑至年度最低點。
經濟背景不支持大行情
除了權重板塊的表現不支持市場出現大幅上漲外,經濟形勢雖然出現好轉但仍未見底,目前尚不足以支持大漲行情的出現。
8月份以來,市場迎來諸多利好。9月6日、7日,發改委接連公布了諸多重大投資項目,投資總額超過萬億元。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計劃的確定也給市場注入了不少動力。
下周,A股將迎來經濟數據的密集披露期。其中,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將會公布9月份的CPI和PPI,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將會公布9月份一系列主要經濟數據,包括第三季度GDP。
對于普遍關注的CPI數據,市場有預測稱9月份CPI數據或將在1.6%~2.1%區間內。交銀證券分析師李苗獻認為,預計9月份的CPI仍在2%以上,隨著豬肉價格上漲以及經濟企穩回升,預計未來幾個月通脹將繼續逐步上升。同時,預計第三季度的GDP有高于第二季度的可能性,約為7.8%,經濟的底部特征日益明顯。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則認為,從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情況看,市場整體并不認為經濟會繼續惡化。投資保持平穩,工業和消費略有反彈,3季度見底是市場的普遍認識。有券商分析師認為,目前經濟喜憂參半,趨勢并不明確,但四季度經濟同比改善預期強烈,對市場形成一定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企業盈利的下滑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市場走勢。中銀國際的一份研報指出,預計第三季度單季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將從上一季度的5.6%下滑至3.2%,利潤率由6.2%下滑至5.5%,利潤總額同比下滑幅度將從17.2%擴大到18.2%,企業盈利增速逐季下滑趨勢難以扭轉。
量能水平不支持持續走強
從量能水平上看,目前較低的量能也不支持大盤出現大幅上漲。
有分析認為,自9月7日大盤以1111億元的相對巨量報收之后,隨后的量能水平便呈現出逐步回落的態勢。自近期低點反彈以來,成交量雖有穩步遞增的態勢,但最大的單日成交量依然不能達到700億元的水平。
參考歷史數據,市場在出現大的突破的時候,往往伴隨著量能的大幅突破。有分析認為,如量能能持續放大,則股指有望繼續反彈。
回顧998點歷史大底區域,市場出現了明顯放量。2005年6月8日,滬指大漲8.21%,當天成交額為199.4億元,較前一日的78億元暴增了156%;而滬指在見底1664點后的一個月,單日平均成交額為565億元,遠高于1664點前一個月不到400億元的平均量能水平。
此外,在2010年7月初滬指2319點底部,滬市單邊成交額一度縮減至461億元。但隨著見底形成,此后滬市單邊成交額迅速跳升至600億元,此后又上升至千億元之上。
就在近期,9月7日,滬市大漲75.84點,漲幅達3.7%,這一大漲也伴隨著量能的突破。數據顯示,9月6日滬市單邊成交額僅有427.3億元,而7日放大至1111.4億元,增幅高達160%。深市方面,6日成交額僅有525.7億元,7日成交額放大至1101.7億元,增幅高達1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