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我國風電并網世界領先 產能過剩仍是“頑疾”

2012-10-11 00:55:5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陸修遠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陸修遠 發自上海

昨日(10月10日),華銳風電(601558,SH)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公司2012年1~9月的凈利潤將出現虧損,虧損額度不超過2.6億元。而此前的連續三個季度,華銳風電凈利潤都在下跌,今年二季度利潤僅0.25億元。

8月份,國家電網促進風電等新能源發展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并網風電達5258萬千瓦,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電網,大電網運行大風電的能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但與此同時,國內各風電企業的生存現狀卻并不樂觀,盈利能力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對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家對風電并網等問題已有足夠的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對風電企業給予支持,但企業的盈利能力能否借此機會得到改善,還有待觀察。

二季度利潤普遍下跌

作為國內風電行業的龍頭,華銳風電昨日公告稱,公司2012年1~9月的凈利潤將出現虧損,虧損額度不超過2.6億元。而此前的連續三個季度,華銳風電凈利潤都在下跌,今年二季度僅0.25億元,與去年二季度的6.59億元不可同日而語;而金風科技(2208,HK)今年二季度凈利潤為0.72億元,僅為去年同期4.25億元的1/6。

不止是行業龍頭境況不佳,其他風電上市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明陽風電 (NYSE:MY)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連報凈虧損;大唐新能源(1798,HK)今年二季度主營利潤率為4.99%,同比下降85.02%;龍源電力(0916,HK)相對情況稍好,但主營利潤率同比依然出現10.05%的下跌。

此前,并網問題一直是各大風電企業的心頭之痛。現在,隨著風電并網日益受到重視,并網風電規模不斷提高,但各大風電企業生存狀況卻愈發嚴峻。

風電“頑疾”未有效緩解

對國內各大風電企業來說,并網規模持續上升并不能被當成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表示,現階段我國大型風電企業多以設備制造為主,涉及風力發電環節的業務其實并不多,并網電量大增難以直接帶動公司業績,重建設、輕利用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蕭函認為,由于我國風電行業存在的產能過剩“頑疾”并未得到有效緩解,“棄風限電”現象僅在個別地區得到改善,全國范圍內仍有大批風電項目缺乏并網指標。他指出,導致目前依然有大量風力發電無法及時并網的根本原因,還是電網鋪設不到位,以及電價補貼的“不給力”。一方面,電網公司壟斷性的電網投資權嚴重阻礙了電網的鋪設進程,使得風電項目“無網可并”;另一方面,國家針對風電上網的電價補貼資金存在無法及時到位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風電企業的積極性。

而對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調整風電發展結構,加強海上風電建設,蕭函表示在目前陸地風電項目 “棄風限電”的狀況依舊普遍存在的時候,就盲目發展海上風電,沒有多大意義。

今年3月,《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頒布,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補貼措施出臺,但林伯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對于風電的補貼主要還是集中在電網建設方面,而對于降低企業成本方面,目前幫助并不大。

近日,花旗環球連續對金風科技給予“沽售”的評級,理由是,“國內風力發電機組制造業目前產能閑置逾40%,預期市盈率偏高,談行業復蘇仍言之尚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