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2 00:50: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天津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天津
夏季達沃斯論壇昨日(9月11日)在天津正式啟幕。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面臨明顯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精英匯聚天津梅江國際會展中心,7000平方米的會場自上午便開始了多場圍繞世界經濟下行的議題討論。而到昨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走進會場時,也將全場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盡管來自世界各地的財經人士均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有所擔憂,但溫家寶在演講時候底氣十足地表示,“從宏觀經濟各項指標的組合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是好的,經濟增速仍然保持在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區間以內,并已經呈現出緩中趨穩的態勢。隨著近期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發揮作用,中國經濟有望進一步趨穩。”
穩增長無虞
溫家寶介紹說,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8%,內需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就業形勢穩定,前7個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12萬人,同比增長5%,農業形勢進一步向好,夏糧連續9年增產,居民消費價格指數7月份同比上漲1.8%,通脹壓力明顯減輕。
在宏觀調控路徑上,溫家寶稱,我們將根據經濟運行的態勢充分利用我國財政、貨幣政策空間較大的優勢,充分發揮國內需求的巨大潛力,充分調動各地區、各部門的積極性,堅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在“網易達沃斯之夜”表示,穩增長要把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轉變成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動力,因此穩增長要與調結構緊密結合,民生領域是穩增長最大的空間。
“塑造未來經濟”是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作為東道國,中國經濟未來能否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是大家都十分關心的話題。
“中國經濟盡管經過了33年接近10%的快速增長,而過去10年增長速度接近11%,但按照人均可購買價格與美國的比值來看,我國經濟增長空間還是很大的。”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20年中國經濟仍然能夠維持8%左右的高速增長。“投資激勵經濟增長不能舍棄,投資在短期可以創造就業和需求,讓人們用收入進行消費;投資還可以提高未來的生產率。”
經濟不會因外需而硬著陸
用林毅夫的話說,中國經濟在世界范圍內仍算得上“風景這邊獨好”。雖然如此,在全球聯系十分緊密的當下,歐債危機對中國各方面的影響不可小覷,如何看待歐洲經濟也成為昨天論壇的焦點議題。
溫家寶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已經進入第五個年頭,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當前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全球經濟下行的風險不容低估。
7月和8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速均十分低迷,8月進口還出現了同比下滑,但大部分在達沃斯的學者仍表現得十分樂觀。在和訊達沃斯沙龍上,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葛順奇表示,國際貿易下降不會導致中國經濟的硬著陸。“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不是一天能夠塑造起來的,也不是一天能夠突然下滑的,事實上,它是在全球范圍內一個很正常的調整。”葛順奇說道。
溫家寶在昨天的演講中還提到,國際社會一定要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堅決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水平,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盡快穩定復蘇。
中國仍是全球增長主要引擎
作為東道國,參會的各國政要與企業家都將目光盯向了GDP仍保持7%以上高增速的中國。
圍繞“重塑未來經濟”這一主題,美洲開發銀行行長莫雷諾在論壇上表示,拉美與中國、非洲、中東等地都是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針對是否救助歐盟的問題,姚景源在網易沙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和歐洲的經濟關系有3個層面的利益:歐盟是我們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是我們商品第一出口地;歐盟是中國從國際上引進先進技術的重要來源地。有這三大重要關系,現在它出這么大的問題,我們不能不伸手。
在世界經濟下行背景下,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應該承擔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應該負擔的責任,但是不能大包大攬。用姚景源的話來說,我們要通過危機看到自身外需下降,去努力彌補不足,而不是簡單的去等歐債危機解決。
據消息稱,遲滯已久的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有望近期出臺,這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重要的一環。對此林毅夫表示,因為中國過去的改革是雙軌制,所以為了保護部分比較傳統的產業,一些要素價格沒有完全放開,比如對金融的抑制,對自然資源價格的扭曲,是造成現在收入分配不均的一個很主要的來源。中國的收入分配改革應該靠稅收杠桿,但中國有一句話“釜底抽薪和揚湯止沸”,稅收是揚湯止沸,如果在很熱的時候也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釜底抽薪,就是深化市場體制改革。
溫家寶在演講中也稱,中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將繼續釋放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經濟這艘巨輪一定能夠繼續平穩、快速前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