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475家上市公司凈利由升轉跌 滬深300市盈率跌進個位數

2012-09-01 00:57: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如果你喜歡去證券營業部探訪股民生態,應該會常常看到這樣一個橫幅:“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這句話淺顯卻道盡了股市和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作為一名股民,最希望的是中國經濟永遠晴天不要下雨,指數天天大漲不要回調。但當實體經濟的天空飄過一片烏云時,股市往往就會陰雨綿綿,甚至電閃雷鳴。

今年以來,A股一直沒有出現像樣的反彈,上證指數跌幅近7%,2000點大關岌岌可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截至周五(8月31日),A股市盈率已經低至12.3倍,低于998點和1664點時的市盈率,其中,滬深300的市盈率跌至10倍下方。市盈率降低并非源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上升,相反,滬深兩市2475家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165.76億元,同比下滑了1.51%。

A股市場前8月的表現顯然不能讓投資者滿意,金秋9月能否帶來收獲的喜悅?讓我們拭目以待。

整體凈利潤下滑1.5%

8月31日,滬深兩市2012年半年報披露落下帷幕。和市場預期一致,這是近三年來,上市公司業績最慘淡的一個上半年。

據上證報統計,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2475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業績(包括以招股書形式披露的)。今年1至6月,這2475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5973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165.76億元,同比下滑1.51%,與2011年同期超過20%、2010年同期超40%的增幅相比,跌勢明顯。

在2130家盈利公司中,多達973家公司盈利同比出現下降,占比高達46%;有345家虧損,虧損比例高達13.94%,同比上升超5個百分點。

這種慘淡經營,不是一家公司、一個行業的問題。它像一顆毒瘤,已經逐漸侵蝕到經濟的方方面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下的23個行業中,只有機械設備、家用電器、黑色金屬3個行業出現營業收入下滑,其余20個行業實現收入正增長。但凈利潤同比也實現正增長行業的卻只有8個,下滑的則有15個行業。

上市公司艱難前行并不奇怪。

自2010年一季度達到11.94%的高位后,我國GDP同比增速已經連續9個季度下滑。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工業增加值。自4月以來,這一指標已經連續4個月低于10%——上一次這種情況出現還要追溯到2009年6月。根據東興證券副總經理銀國宏先生的觀察,“當工業增加值跌至個位數時,A股上市公司利潤負增長就是大概率事件。”

滬深300估值低于兩次大底

市盈率是連接上市公司和股市最直截、最簡單的橋梁。本周五收盤時,A股市場整體市盈率為12.3倍,低于2008年10月底見底1664點時的14.05倍,也低于2005年6月見底998點時的17.3倍。這是否預示著A股目前估值已經充分反映了上市公司盈利下滑,甚至過于悲觀了呢?

從結構上來看,A股估值創新低的主要推動力是以金融、石油為主的權重股,8月31日,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已經跌至9.42倍,而在2005年、2008年兩次大底時,這一數據均在13倍左右。與此同時,中小板市盈率卻上升了,目前中小板市盈率為31.04倍,高于2005年底的21倍、2008年10月底的17倍。

從上述數據來看,權重股確實如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所說,“具有罕見的投資價值”,但估值夠低就意味著應該買入嗎?

從權重股層面再往下分解你會發現,估值最低的銀行是綁在A股估值腳上最重的一個鉛球。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凈利潤5499億元,占所有上市公司凈利潤的54%。

這是一個恐怖的數據,它說明金融行業已經侵蝕了實體經濟太多的利潤。最近央行開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就是為了讓金融反哺實體經濟,這意味著銀行盈利增速下滑成為大概率事件。這時再用銀行業作為理由堅持A股估值到底,似乎就不那么站得住腳了。

如果銀行無法維持超高利潤增速,而實體經濟也不能走出低谷,那么共振之下,整個市場估值中樞很有可能進一步下移。其本質在于市場看不到希望。正如上半年虧損49億元的中國遠洋,盡管它已經較當初最高價68元跌去95%,但是未來怎樣?沒人知道答案。

金秋9月已經來臨,A股市場前8月的表現顯然不能讓投資者滿意。許多股民們在股吧中牢騷滿腹。蜘蛛俠和蝙蝠俠正在銀幕上PK,但能夠拯救A股股民的,永遠不是超級英雄。宏觀經濟何時轉好,中國能否盡快尋找到經濟轉型方向,才是投資者的希望所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