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8-31 08:49:44
編者按:備受市場關注的轉融通終于實質性啟動,昨起先行辦理轉融資業務。目前包括海通證券(600837)在內的11家券商已與證金公司簽署轉融通業務合同,開立了相關資金與證券賬戶,開始進行擔保品劃轉。本版今日對有望長期受益于轉融通的券商、保險、期貨等三大行業進行梳理,希望能對投資者挖掘相關個股機會,提供參考。
券商長期盈利能力提升
轉融通啟動、新三板擴容、資管業務正式松綁、中小企業私募債推出,各項創新和監管放松措施進入密集落實期,為證券公司長期盈利能力提升和業務轉型奠定扎實的基礎。受轉融通啟動的利好影響,昨日券商板塊整體漲幅2.98%,西部證券(002673)和國金證券(600109)等個股昨日漲幅均超5%。
個股資金流情況方面,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統計顯示,昨日DDE大單凈額超千萬元的券商股如下:國金證券(6931.73萬元)、海通證券(5513.54萬元)、西部證券(3832.17萬元)、宏源證券(000562)(2296.47萬元)、國海證券(000750)(1853.11萬元)、東吳證券(601555)(1410.82萬元)和中信證券(600030)(1090.07萬元)。其中,國金證券昨日漲停,報收11.87元,昨日實現DDE大單凈額6931.73萬元。國金證券是一家資產質量優良、專業團隊精干、創新能力突出、具有規范類資格的綜合類上市證券公司。2012年3月,公司獲準在四川設立5家證券營業部。2012年6月,公司申請開展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業務資格,開展該業務的自有資金總規模不超過3億元。2012年7月,證監會核準公司增加證券資產管理業務。2012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顯示,公司獲評A類A級。
業內人士認為,轉融通開啟,融資融券再攀高峰可期。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7月日均融資買入額、融券賣出量已經達到23.79億元和1.14億股;同期,兩融交易額占股市交易額比重已經攀升至2.69%的歷史高位,但仍然低于世界其他市場水平。此外,中信建投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8月14日,我國融資余額達649.11億元,融券余額僅為12.62億元。從占比來看,融資余額占絕對比重;融資融券余額合計661.73億元,占總市值比僅0.26%,遠低于海外市場平均水平。
對此,海通證券認為,業務推出初期,大券商優勢更加明顯。目前有11家試點券商:海通證券、申銀萬國、華泰證券(601688)、國泰君安、銀河證券、招商證券(600999)、廣發證券(000776)、光大證券(601788)、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基本是融資融券業務的第一、二批試點券商。目前證金公司注冊資本75億,按照10倍的杠桿倍數,可以實現750億的轉融通規模,假設券商可獲得2.5%的息差和0.09%的傭金率,那么轉融通業務可以為券商帶來25.5億元的增量收入。
中金公司認為,目前融資利率為六個月基準利率加三個百分點,對應利率為8.6%,預計,轉融通推出之后,無論是轉融資還是轉融券,證券公司的利差均為2個百分點左右。2015年將貢獻收入44億(其中利息凈收入和傭金收入各為23億和21億),占證券行業總收入的2%;以50-55%的凈利潤率計算,將貢獻凈利潤23億,占證券行業凈利潤的3.2%。如果考慮利用自有資金開展的兩融業務,融資融券(含轉融通)合計將貢獻13%的收入和23%的凈利潤。看好券商行業中長期結構性機會。目前首推中信證券、次推海通證券和光大證券。
保險有望通過出借證券獲益
基金、保險公司等長期持有標的證券的機構投資者,可通過出借證券來獲益。根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相關辦法,符合條件的機構投資者,可以成為證券出借交易的出借人,這些條件包括:熟悉證券出借交易相關規則,了解證券出借交易風險特性,具備相應風險承受能力;不存在被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或本所業務規則禁止或限制參與證券出借交易的情形;最近三年內沒有與證券交易相關的重大違法違規記錄;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條件。其實,在海外市場上,基金、保險等機構一致是融券業務的主力軍,通過大量借出持有的證券,獲得不菲的收益。
受轉融通啟動的利好影響,昨日保險板塊整體漲幅2.69%,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601336)等個股漲幅均超過3%。
個股資金流情況方面,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昨日DDE大單凈額超千萬元的保險股如下:中國人壽(4266.84萬元)、中國太保(601601)(2969.91萬元)、新華保險(1535.65萬元)和中國平安(1431.79萬元)。其中,中國人壽昨日漲幅3.16%,實現DDE大單凈額4266.84萬元,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公司提供個人人壽保險、團體人壽保險、意外險和健康險等產品與服務。
對于保險行業,國泰君安認為,目前醫保籌資的結余率達20%,又不涉及稅收問題,且積累了試點經驗,因此健康險改革比稅延型養老險更易執行,實施方案很可能是全國同時展開。政策紅利將迅速轉化為業績,業務改善和價值提升明確,壽險行業顯著受益;從公司角度看,人保健康險受益最為明顯,A股上市公司中的國壽、太保、新華將受益明顯。
華創證券認為,看好中國太保和中國人壽,他們分布廣泛的渠道網絡、良好的政府關系以及前期在基本醫保體系中積極的跟進態度,將使其成為政府主導的醫療保障體系的最大受益者。同時,中國太保經辦業務主要集中在發達省份,受益程度更高。
期貨盈利模式改變促期指成交量上行
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和轉融通等金融創新使得A股市場做空體系更完善,可在股指期貨上直接建多單的同時融資做多A股,做空亦然,有望讓股指期貨的交易更活躍,提升期貨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利好消息影響,昨日期貨板塊整體漲幅達2.07%。
個股方面,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昨日不少參股期貨類公司受到資金追捧,例如新湖中寶(600208)(2256.66萬元)、云南銅業(000878)(661.35萬元)、中國中期(000996)(345.49萬元)、伊力特(600197)(269.34萬元)、廈門國貿(600755)(163.37萬元)、新黃浦(600638)(124.94萬元)等個股主動大單買入資金均超100萬元。其中,新湖中寶漲幅5.36%,主動買入大單金額2256.66萬元,該公司持有新湖期貨。
分析人士指出,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期貨品種的快速擴容、創新業務的加速推出以及期貨公司上市和并購整合三大因素有望推動期貨行業走出業績低谷、步入長期成長通道。
國泰君安認為,期貨市場產品擴容潛力巨大。不僅商品期貨潛力大、金融期貨及期權更是亟待發展。目前我國正在研究或準備的期貨新品種約有14個,其中一半有望在年內推出。預計,未來2-3年國債期貨、滬深300股指期權、白銀期貨和原油期貨有望帶來82萬億元的成交額,約占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額的60%,再加上其他品種的陸續推出,成交額有望翻番。
另外期貨業務創新加速放行。目前,期貨投資咨詢、資產管理和境外期貨經紀等三大創新業務已開始逐步試點,倉單質押融資、代理發行基金等業務也在積極研究中。預計,2015年投資咨詢、資產管理和境外期貨經紀有望新增營業收入19億元、46億元、22億元,收入貢獻度6%、14%、7%。品種擴容推動業績拐點顯現,業務創新拓展長期發展空間。預期,在品種擴容推動下,2012年-2015年期貨業將實現手續費收入112億元、150億元、168億元、183億元,同比增長20%、36%、10%、9%。從長期來看,業務創新將拓展潛在發展空間,預計到2015年創新業務將新增營業收入87億元,業績貢獻度提升至26%。金融改革和管制放松將使得品種快速擴容、創新業務加速推出、期貨公司上市和并購整合成為常態,這三大因素將推動期貨業走出業績低谷、步入長期成長。故國泰君安證券給予期貨業增持評級。推薦商品期貨實力強、估值有相對優勢的物產中大(600704),以及券商系領先的廣發證券、光大證券和海通證券。亦可關注對品種擴展和業務創新相對敏感的弘業股份(600128)、美爾雅(600107)和中捷股份(002021)等。
國金證券則認為,首先,看好資金充沛與股東實力強大的期貨公司。資本實力決定期貨公司發展空間。股東背景決定期貨公司競爭策略,發揮產業背景和專業優勢是現貨背景和傳統老牌期貨公司的重要經營策略。其次,金融背景的期貨公司依托網點和客戶優勢在金融期貨業務具備突出優勢。具備銀行背景的期貨公司成交有望大幅增長,如中證期貨、光大期貨、招商期貨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