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01:16:2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兩個月,三百多家企業,最終誰會燦然摘捧綠色清馨的獎杯?
經過環保專家、志愿者、眾NGO等團隊的層層考驗和篩選之后,數十家企業將會在今天 (8月31日)隆重亮相,他們都是當下各行業中環保的急先鋒或領跑者。
兩個月前,由《每日經濟新聞》報社傾力打造,旨在尋找綠色未來踐行者的 “第三屆中國企業環保清馨獎”評選活動順利啟動,此次活動甫一開始就備受業界關注。
從關注里約峰會的黯然落幕,到環保部對減排不力的深度預警,再到諸如濕地等政策的部委糾結,配合此次活動進行的相關報道,較好地為活動順利開展做了鋪墊。
其后,包括上海大眾汽車、海南航空、富士施樂、羅地亞、水井坊等眾多企業,熱情參與到活動當中,積極分享了他們在環保領域的作為和經驗。
根據商道縱橫對這些公司提供的問卷分析,其結果令人欣慰,“大多數企業在戰略層面對環保有了較高的認識,并且能從企業內部治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予以付諸實踐。”
根據主辦方的介紹,“這兩月來,我們主要是從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企業內部管理’、‘品牌與溝通’、‘戰略與治理’、‘清馨案例’五個維度展開清晰的界定和中肯的評價。”
基于這些維度,“我們持續地尋找企業公民中對環境友好、社會友好、員工友好的環保典范,也在不斷尋找那些積極為人類的綠色未來而不斷改變和創新的綠色踐行者。”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我們的理解中,在中國當下,以改變經濟結構為重點推進的二次轉型與變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綠色轉型的制度安排和管理創新。”所以,任何一家企業,尤其在節能減排重壓下的“十二五”期間,必須承擔社會責任,以變革創新的智慧,聚斂強大的內生力量,去迎接新的企業轉型以及綠色清馨的時代。
從此次參與活動的企業來看,如果按照企業性質劃分,既有國有控股,也有外資公司;按照行業劃分,涵蓋制造業、快消、化工、房地產、醫藥等各行各業。這些企業在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都在本行業堪稱表率,比如很多企業在產品再利用、配方及工藝上不斷進行低碳創新。
事實上,在尋找環保典范和綠色踐行者的過程中,活動主辦方也深刻認識到,促進當下環保的持續向好,離不開微觀個體的參與和互動,如此才能啟蒙、互進乃至形成環保習慣。
根據主辦發負責人的介紹,綠色清馨獎的評選活動已經持續了三年,在此前兩屆,共有三十多家企業折桂,由此帶來的榜樣力量,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更多的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