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欠錢欠股權?武鋼子公司上市前陷法律糾紛

2012-08-30 01:13:5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對于中利聯(香港)礦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利聯香港公司)來講,怎么也沒想到,準備在香港上市前深陷合同糾紛。

8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到,中利聯香港公司與知名中介服務機構和君咨詢有股權與財務糾紛,涉及超過3000萬元的欠款及超過1%的股權,目前北京市仲裁委正立案審理該糾紛。

據了解,和君咨詢曾幫助中利聯香港公司獲得利比里亞邦州鐵礦采礦權并引進了武鋼和中非基金,這是中國企業海外擁有100%權益的最大鐵礦山。中利聯香港公司目前為武鋼集團旗下一家子公司,后者持有60%股權。

糾紛始末

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月,和君咨詢累計為中利聯香港公司提供財務顧問咨詢,服務時間超過30個月。

據了解,中利聯香港公司最先由4個自然人共同控制,分別占有26.5%、24.5%、24.5%、24.5%。目前,武鋼持有中利聯60%股份,中非基金持有25%股份,中利聯香港公司原始股東持有15%股份。

資料顯示,和君咨詢是中國本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咨詢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咨詢、投行和資本等綜合服務,中利聯香港公司是本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針對利比里亞邦州鐵礦項目于2007年專門發起設立的公司。

而雙方之間的糾紛,也經歷了拖欠、談判到最終仲裁的階段。

8月29日,和君咨詢合伙人易陽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2010年上半年,和君咨詢曾向中利聯香港公司提醒要落實給和君公司的現金和股權收益,但中利聯方面一直沒有給出正面的回應。

和君咨詢于2011年9月提起最后警告,明確了自身主張并給對方30天時間考慮。據了解,為解決這部分爭議股權,中利聯香港公司向和君咨詢提出抹去這部分股權,折成現金結算。“但是對方提出的和解方案不到我們主張的1/3額度,我們無法同意。”易陽春介紹稱。

最終,和君咨詢將此事訴諸北京仲裁委。今年4月20日,北京仲裁委決定受理此案,并向和君咨詢發了受理通知書。和君咨詢代理律師齊長紅稱,針對和君咨詢與中利聯雙方的仲裁請求,北京市仲裁委將在10月13日進行仲裁,預計12月仲裁結果出爐。

焦點:股權之爭

從2010年算起,這起糾紛已經持續近3年。和君咨詢方面認為,中利聯香港公司的糾紛之所以曠日未決,主要是因為和君咨詢主張的1.0875%股權難以解決。

記者拿到的書面材料顯示,2007年7月,中利聯北京公司邀請和君咨詢為其提供財務顧問服務,內容是為利比里亞邦州鐵礦項目融資。彼時,中利聯北京公司稱其已經獲得了利比里亞邦州鐵礦項目的相關權益;此后,雙方很快簽署合同并正式啟動項目,為期6個月。

這期間,和君咨詢在對中利聯北京公司戰略規劃和資本規劃中,建議成立香港公司,以便為后續交易設立平臺。

此后,雙方于次年1月續簽了財務顧問合同。按照和君咨詢的說法,因為此時服務范圍已經擴大到協助競標,即和君項目組除了幫助中利聯香港公司參與競標,還要幫助尋找潛在投資人進行融資,為此“雙方合同約定和君有權將咨詢費用的一半折合成中利聯香港公司的股權”,折合為1.0875%股權。

8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和君咨詢仲裁請求主要有四項:中利聯香港公司支付財務顧問費用和違約金共計3000萬元(其中違約金2000萬元);根據協議,中利聯香港公司將股權過戶到和君咨詢指定的自然人名下,大概股權約1.0875%;此外還有律師費和仲裁費用。

而中利聯香港公司在收到申請書后,也提出了反請求仲裁:確認2008年1月29日簽訂的財務顧問合同,合同內容以股權折抵傭金無效;和君咨詢沒有向中利聯香港公司做過咨詢服務,中利聯無需向和君咨詢支付任何股份。

如此,中利聯等于認可了這個合同的存在,但并不認可這個合同提及的股權。

同日,齊長紅解釋稱,“他們的意思是費用是從中利聯北京公司支付的,和君咨詢也沒有給中利聯香港公司提供過任何服務,所以不應支付,如果想要,就得向北京公司爭取”。

據介紹稱,中利聯北京公司是最原始的公司,而香港公司沒有任何交易行為,它聘請的所有中介律師等都沒有跟中利聯香港公司簽訂任何合同,也沒有從香港公司支付過任何費用。

而對于為什么協議是跟香港公司簽而之前費用由北京公司支付,和君咨詢的說法是,因為最終權益會最終放到香港公司去,北京公司只是個殼公司。

據了解,中利聯香港公司已于8月16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A1表,擬盡快實現上市。而據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的說法,力爭在今年內完成中利聯的赴港上市。

盡管聯交所在修改主板上市規則第18章后,允許僅有采礦權但還未有現金收入的礦業企業上市,但背著股權爭議這一“硬傷”的中利聯想要成功上市,并非易事。

“他們寧可多賠錢也不愿給股權,他們之前也提出一個方案,但給出的賠償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易陽春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