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18 10:23:03
如果經濟周期下行,中國銀行業的混業經營形式可能會出現一些質疑,中國混業經營不一定都能給股東帶來最好的回報。”
每經網北京8月18日電(記者 張茜) 據17日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的《2012銀行業價值創造報告》,中國工商銀行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銀行,建行、農行、中行分列三六七位。
“中國銀行業要思考銀行業發展的業務模式,”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合伙人黃河在BCG《2012銀行業價值創造報告》發布會上表示,“過去十年是中國銀行發展的黃金十年,受益于高利差的信貸驅動型高速增長,多家中國領先銀行已成功躋身世界大銀行排行榜單。但是,嚴重依賴傳統企業信貸的強周期性發展模式將難以持續,尤其是在經濟增速放緩和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大背景下,中國銀行業必須尋求差異化的業務新興增長點,調整業務結構,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戰略方向的重新思考和對商業模式的調整已經勢在必行。”
更新業務發展模式
如何扭轉業務模式,擺脫對對公業務和經濟強周期的依賴,是中國銀行業必須考慮的命題。黃河表示,中國銀行業要找到合適的業務發展模式,傳統銀行業務,比如交易銀行業務和零售業務也能為銀行創造高值回報。
交易銀行業務,即依靠銀行客戶與其客戶發生交易賺取利潤的銀行業務,能幫助銀行抵御經濟周期波動風險。匯豐依靠交易銀行業務有效抵御金融危機的風險,黃河說,現在國內熱議的供應鏈金融,也可以幫助打造中國的交易銀行明星。
富國銀行由于重視個人業務和中小企業業務,吸收低成本的零售存款,成為2011年全美市值最大的銀行。
據BCG數據預測,到2015年,零售銀行所帶來的收入將會與2010年公司業務帶來的收入相當,而大型企業對公業務只會占到對公業務的三分之一。中型企業帶來的收入將會增長很快,而交易銀行業務將會占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
BCG表示,“到2015年,對公業務里的大中小,個人業務里的高中低端客戶,結構都在發生著調整。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收入結構的調整給銀行帶來了很大的轉型的機會,也給傳統的中小銀行帶來很好的發展契機。”
混業經營 vs 分業經營
BCG董事經理何大勇表示,中資銀行需要找準定位。“中國商業銀行普遍進入其他的金融業態,比如五大行都拿到了保險牌照,進入基金行業,但是看到全球,會看到另外一個景象。”
現階段,成熟市場的銀行都在經歷歸核化過程,即將利潤率相對較低的業務剝離出售,回歸到其最盈利的業務,比如匯豐。這主要是由于股東壓力,何大勇說,“當經濟不好的時候,股東就要選擇這個錢到底應該投在哪。西方銀行現在面對的就是股東的巨大壓力,要求他將資金配備在最好的金融業態上。中國的銀行普遍還沒有這樣一個壓力。但是如果經濟周期下行,中國銀行業的混業經營形式可能會出現一些質疑,中國混業經營不一定都能給股東帶來最好的回報。”
“走出去”要考慮必要性和方向
國際化要考慮必要性,其次要考慮地域性。
黃河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場,能為中國銀行發展業務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專注于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本土市場,也是能實現很好的盈利目標。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銀行就是此例。如果中國銀行業能利用國內相對穩定的環境和巨大的市場,也能做得足夠好。
成熟市場的金融機構在金融危機后收縮業務線,出售非核心業務,使得這些相對優質的金融資產估值較低,如果中資銀行有能力對這些目標做一個謹慎的篩選,確實可以利用這個時機進行海外收購。
其次,發達市場不是海外收購的唯一目的地。黃河說,新興市場的銀行業正在超越發達市場,特別是不太被關注的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銀行業近來表現出眾,都是值得中資銀行國際化考慮的地區。
考略到本身的吸引力以及和中國經濟相互依存度,尤其是跟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要,中資銀行可以有選擇的在其他發展中國家拓展市場,打造國內外一體化的服務體系。
中資銀行應提高透明度以提振股民信心
根據報告,自2007年,全球銀行市凈率平均以每年18%的速度下滑,但是銀行股權收益率(ROE)高于股權成本率(COE)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擁有更高的市凈率。2012年上半年,雖然全球銀行業ROE增至10.6%,但仍比COE底出3.6個百分點。
2012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股東總回報(TSR,包括股價的提升和股息的提升)為1.3%,位列21個上榜國家倒數第九,相較于2007-2012上半年平均TSR排名,下降3個名次。在全球市值前50的銀行中,2007至2011年,平均相對ROE(即基于本地市場影響調整后的TSR)最高的中資銀行為民生銀行4.1%,位列第七,而榜首被萬事達以30.6%占據。
基于有形資產回報、息差、業務組合和股息分派率四大因素的估值模型也表明,中國銀行被低估。而BCG認為,較低的估值可能是由于投資者認為實際風險比財務報表所顯示的風險更大。
BCG資深合伙人Ranu Dayal認為,中國銀行股接連破凈,說明投資者對于經濟局勢不太有信心,對此,銀行要提高透明度,看看手里有哪些是不良貸款,另外一方面要提高投資者的信心,才能提高估值。
“強化客戶服務,提升財務績效,增加透明度以消除投資者對財務報表數據的質疑,是現在中國銀行為獲得市場認可要做的努力。”Ranu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