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17 08:01:31
開業僅一年多的廣州美東百貨悲情退場傳言已成現實。廣百股份昨天下午與外海置業正式簽訂租賃合同,廣百百貨正式進駐廣州東山口農林下路商圈。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開業僅一年多的廣州美東百貨悲情退場傳言已成現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百股份(002187,SZ)獲悉,該公司昨天下午與外海置業正式簽訂租賃合同,廣百百貨正式進駐廣州東山口農林下路商圈。
據悉,美東百貨由謝仕平屬下的世品國際與杭州外海集團合資組建。廣百所要進駐的商圈正是美東百貨原址建和商業廣場。據透露,雙方的交接工作預計將在本月23日左右完成,美東百貨不停業,轉由廣百經營。
廣百接手美東百貨
“美東百貨不停業轉由廣百經營,這種放棄,無奈中也算是不錯的結局。”昨天下午廣百股份宣布接手消息后,美東百貨董事長謝仕平在微博上如此感慨。
曾任廣百股份總經理、正佳廣場總經理,從大型國企少帥轉身職業經理人的謝仕平經歷頗為傳奇,在百貨行業知名度很高。
去年,謝仕平為自己設計的又一次挑戰開始,其屬下的世品國際與杭州海外集團合資組建美東百貨正式開業。時至昨天,美東百貨的官網仍保留著投資者對其“廣州首家日式時尚百貨”的苦心設計。
但美東百貨最終仍然走向悲情轉營結局。隨著廣百股份昨天下午一場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流傳已經的傳言成為事實。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王丹青認為,美東百貨的失敗與其單體發展模式有關。他告訴記者,百貨行業現在發展的比較好的模式一是做商業綜合體,這在一線城市非常吃香,對單一的傳統百貨打擊非常大。二是連鎖百貨方向發展,使一般區域百貨壓力就很大。
而在這兩方面美東百貨所承受的壓力顯然都不小。
此外,美東百貨在所處區域還直面王府井百貨的競爭壓力。王丹青分析,百貨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由于百貨有一個商圈輻射范圍的,同一區域有兩家就兩家都不好過。
百貨行業出身的謝仕平顯然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美東百貨事實上從一開始就刻意做出了“日式時尚百貨”的差異定位。而從一開始,美東百貨也積極引進吉之島超市、星巴克、屈臣氏、許留山等超市和餐飲,希望通過調整與王府井百貨形成錯位。
對此,王丹青表示,傳統百貨和shoppingmall都有一個投資回報期,一般在一線城市shoppingmall的投資回報期為7年,而從美東百貨的規模看大約需要3-4年,所以開業才1年多的美東百貨現在虧損可以說是必然的。王丹青認為,美東百貨最終轉手廣百有可能是投資者無法接受虧損,“大股東是地產商,今年地產行業也艱難,不排除通過賣美東百貨來套現。”
而早有傳言稱,美東百貨轉手是由于作為房地產開發商的杭州外海集團由于自身原因不愿意再繼續為美東百貨輸血。
廣百逆勢擴張
廣百認為,廣百股份本次進駐農林下路商圈,進一步穩固了公司在廣州商圈東西一橫南北兩縱的擴展版圖,填補了縱面發展的空白,百貨零售龍頭地位進一步凸現。
據悉,至此廣百股份在廣州區域已發展出17家門店,廣百股份連鎖門店30家,經營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經營面積比2005年翻三番。
但與此相對應的背景是,今年受到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影響,各地百貨業拓展步伐放緩,整體發展遭遇寒潮。國家商務部通報2012年一季度流通領域運行情況時也表示“零售業銷售增速放緩明顯。”
而盡管廣百2011年業績表現不錯,經營規模首超100億元,但關于廣百部分新店經營不佳的消息也時被曝出,其中深圳唯一一家廣百百貨在經營2年后于今年關閉。
廣百今年一季度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9.08億元,同比增長0.28%,利潤總額8205萬元,同比下降8.16%,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6040萬元,同比下降8.21%。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廣百一季度在有2011年6家新店(百貨門店和專業店各3家)的外延增量貢獻下,仍僅增長0.28%,反映了廣州市消費環境疲弱給中高端百貨帶來的較大壓力。并認為廣百的新開門店培育期和期內虧損額超預期將是該上市公司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王丹青也認為,廣百接手美東百貨后同樣面臨美東面臨的所有問題,包括跟王府井競爭、目前的定位等等。
廣百坦言,面對目前國內外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局勢,搶抓機遇發展新網點,對每一個企業來講,既是機遇又是風險。不過廣百股份總經理黃永志同時認為,百貨行業競爭的是未來的市場份額,百貨網點具有稀缺性,在經濟低迷的此時,對于大型連鎖企業的發展也許正是好時機。“可以說,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有經營基礎、規模與實力拓展的企業,當下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大好時機,把握好機遇,將奠定更強的行業優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