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南管燃氣股權訴訟和解 中國燃氣接手

每經網 2012-08-17 07:53:57

號稱 “生金蛋的金雞”的南寧管道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歸屬問題終于落定。這距離南管燃氣2001年被第一次廣西斯壯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已經過去10余年。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號稱 “生金蛋的金雞”的南寧管道燃氣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管燃氣”)的股權歸屬問題終于落定。南方食品(000716,SZ)昨天(8月16日)宣布,訴爭的各方目前已經達成和解,確認南管燃氣公司80%的股權歸目前股東中燃燃氣實業(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燃燃氣技術有限公司擁有。

這距離南管燃氣2001年被第一次廣西斯壯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已經過去10余年。

而當年借殼斯壯股份的南方食品(000716,SZ)也一直陷于南管燃氣股權糾紛的官司中,在重組道路上也一波三折,至今未見曙光。

3100萬和解

經歷了馬拉松式訴訟爭紛的南管燃氣第一被轉讓在2001年5月。

2010年,在法院判決后,南方食品2010年將此股權轉讓給了中國燃氣旗下的中燃燃氣實業(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燃深圳”)。

其間,新華聞公司等又向最高院提出再審申請,該案被發回南寧中院重審。南方食品公告顯示,2011年底新華聞公司通過這次重審獲得勝訴,南管燃氣80%股權被判需退還給新華聞公司。

一度面臨退市風險的南方食品今年3月底再次宣布提起上訴。

對于南管燃氣的激烈爭奪,源于該公司強大的生錢能力。據悉,該公司是唯一經南寧市政府授權投資、建設與經營南寧城市管道燃氣項目的企業,以城市燃氣投資開發建設經營為主。

在2010年南方食品轉讓南管燃氣80%股權時就有報道稱曾經被以6000萬元轉讓的南管80%股權后來每年盈利就可達4000萬左右。而南方食品提供的數據顯示,南管燃氣200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1.7億元。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告訴記者,南管燃氣凈利潤增長較大、增速較快站在凈資產增長這一塊來看其無疑是“生金蛋的金雞”。

然而這只“金雞”多年來卻如“燙手山芋”招來無數麻煩,卷入其中的公司越來越多。除去爭奪股權的新華聞公司等,南方食品2010年再奪回南管燃氣股權后又急于轉讓給中燃深圳,此次轉讓則使股權爭奪更為復雜。

盡管南方食品當時稱轉讓是由于接管困難,是“無奈之舉”,但約2.2億元的轉讓價格仍被認為與南管燃氣長期利好預期不相符合,此筆轉讓至今仍頗受爭議。

直到昨天,南方食品宣布,這場糾結多方的馬拉松官司已經以和解告終。簽約各方確認南管燃氣公司80%的股權歸目前股東中燃深圳和深圳市中燃燃氣技術有限公司擁有。代價是“上訴方向被上訴各方支付補償款合計3,100萬元人民幣”。

南方食品表示,根據其與中燃深圳此前簽訂的轉讓協議,因南管燃氣公司80%股權轉讓后涉及的糾紛產生的損失全部由中燃氣公司承擔,由于此次和解還涉及本公司除南管燃氣公司80%股權糾紛的其他訴訟和解事項,南方食品與中燃深圳協商一致,3100萬由中燃深圳承擔3000萬,南方食品承擔100萬元。中燃深圳以其控股子公司南管燃氣公司收購南方食品擁有的南寧市管道燃氣供氣管網資產時,以正常的市場價格再溢價3000萬元作價成交作為補償。

官司纏身重組困難

南管燃氣官司塵埃落定似乎正當其時。最近,多年謀求重組無果的南方食品正在開始新一輪嘗試

南方食品不久前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廣西南方黑芝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擬以7168 萬元,收購黑五類集團所持江西南方黑芝麻食品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南方食品最終放棄吸收控股股東的計劃,轉而吸收其旗下一資產。

但新的計劃能否為其重組帶來曙光目前仍難預料。

“南方食品后續發展仍面臨債務纏身、同時盈利能力不足等情況,重組難度較大。”薛勝文分析,照目前情況來看,南方食品主營業務收入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后續發展應積極開拓市場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以謀求其持續性發展。

南管燃氣糾紛和解告終,南方食品總結此次和解對上市公司僅影響2012年100萬元的損益。但多年來不斷謀求重組之路的南方食品所遭遇的麻煩并不只在南管燃氣糾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南方食品獲悉,該公司今年還收到廣西高院的另一起案件判決書。該案仍起因于南方食品當年借殼上市的廣西斯壯公司向中國農業銀行國際業務部的500萬美元借款。經過兩次審理,南方食品最近收到的判決仍是判定其向農行南寧國貿支行歸還借款本金230萬美元、支付借款利息56.7萬美元和相應罰息。該筆債務的償還可能將對南方食品2012年度的利潤影響數合計約為300萬元,也將對以后年度的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責編 何建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