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房企的自我修煉:一個樓盤有可能毀掉一個品牌

2012-08-10 01:00:3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廷鴻 發自海南博鰲    

每經記者 胡廷鴻 發自海南博鰲

“一個樓盤就能毀掉一個品牌和企業的時代已經來臨。”卓越集團執行總裁張遠如是說。

在樓市調控的持續下,開發商在過去兩年從管理、營銷、產品等多個角度做了大量被動式的調整。有人說,2012年可能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房地產政策已然變化,對企業來講,生存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越來越強。

限購下的房企困頓

在今年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來自西安的一家開發商人士說:“房地產企業追求暴利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但我們還在追求暴利。”

對于限購政策,業界態度不一。

山西寶地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管理中心總監楊昕認為,限購政策不會持續,他堅信明年上半年限購政策就會放開。支撐他的觀點是,中國經濟增速已經從之前的年增長12%大幅下跌到不到8%。經濟風險在增加,只要放開房地產調控政策,經濟很快就能被拉動。

調控政策帶來的一個負面效應,是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楊昕稱,深圳某港股上市房企,在西部一個城市有幾個綜合體項目,因為樓市限購政策,幾個項目都無法銷售出去。最終的結果,該開發商不得不解散這個城市公司的大多數職員。

也有部分開發商始終保持中庸的態度。

卓越集團執行總裁張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短期內房地產調控政策沒有調整希望,只能呼吁這個行業在規范制度下發展。“制度越平穩、越健全,對我們良性發展越有利。”

在博鰲房地產論壇上,樊綱也認為,限購政策是臨時性的行政措施,長期來講,這個限購會被一些經濟政策所替代。

對于當前的樓市限購政策,也有開發商人士表示贊同。觀瀾湖房地產營銷總監洪剛認為,宏觀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不進行調控,整個房地產行業發展會被嚴重透支。

而隨著樓市回暖,包括萬科、恒大等一些企業開始拿地。對此,洪剛稱,當下對開發商來講,要合理地進行土地儲備。

“最保險”的投資行業

隨著今年3月份以來的樓市成交的回暖,開發商手中現金流的改善,一種“房地產企業最艱難時刻已經過去”的說法開始出現。

但從今年房企的財報中卻發現了另一個問題。截至8月7日,包括行業龍頭萬科在內,已有24家房企發布半年報或業績預報,其中10家房企的營業收入出現同比下滑,占比超過四成;11家房企的利潤出現了同比下降,利潤額總計88.94億元,同比下滑8.31%;3家房企出現了虧損,其中嘉凱城虧損最高達3.28億元。

一些參加論壇的房地產企業表示,近年房地產走勢平穩,雖然銷售不會保持下降,但由于建筑成本、融資成本增加,導致企業利潤率出現下滑,節省開支、控制成本成為當下房企最重要風險內控的措施。

張遠認為,房企利潤率下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很正常,房地產行業開始從利潤率高于其他行業逐漸向社會平均利潤率靠近。但總的來講,目前房地產利潤率還是要高于社會平均利潤率。

因而,在國內投資渠道匱乏的今天,房地產仍然是“最保險”的投資行業。

洪剛認為,在過去中國房地產行業有太多的投機行為,個人在炒,地產商也在盲目開發。所以,控制房地產過度發展是現實的問題,但假如政府資金導向、政策導向出現問題,同樣將面臨很多問題。

年初以來,貨幣政策先于樓市政策釋放出寬松的跡象,大大改變了市場各方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

于是,剛需開始涌入樓市。5月,全國樓市成交量開始全面爆發,各地城市成交量都創新高。

正如大多數參會開發商看好樓市一樣,對老百姓來說,房地產行業仍是最具投資和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對象。

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

變則通,不變則困。

早在2011年樓市最為艱難的時刻,萬科總裁郁亮就拋出“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的論斷,一時間,在融資渠道受壓、樓市銷售不暢的困境之下,大多數行業人士都拾起這一腔調。

然而,上半年的樓市回暖也超出了不少開發商的預期。8日晚間,金地集團發布半年報業績,今年前7個月,金地累計簽約金額16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6.8%。

對此,金地集團總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也毫不掩飾地說,超出了原來的預期。

但黃俊燦也稱,要看到行業持續發展將會面臨很多挑戰。一方面經濟增長速度在放緩,住宅行業的發展速度也應該會下調,政府的調控將會是一個常態。另外,價格的上升、毛利率的下降,都將成為未來的挑戰。

顯然,房企在下半場的生存方式也面臨調整和變革。

他認為,住宅受到調控之后,將來行業可能更多的會向多元化、復合型地產時代演變。加速去庫存和去杠桿化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的共識。

今年上半年,一向在寫字樓開發領域較早的卓越集團,在政策的變化當口,也開始積極調整戰略。

卓越集團執行總裁張遠表示,在新一輪的拿地策略中,卓越需要更多住宅地塊的補充。“今后會有一些住宅項目的發展,這樣才能真正實行雙引擎的推動。”

在調控政策不會放松的情況下,張遠認為,房企今后的行為要適應整個政策變化。如果在自己的生產和服務環節出了問題,企業品牌或者企業就會消亡。“對企業來講,緊迫感和責任感越來越強。”

作為即將開始的行業性變革。洪剛指出,所謂的變革,就是讓企業在市場上找到更加合理的位置。而對小企業來說,當企業競爭力不足的時候,只有走創新這條路。

深圳光耀地產集團董事長郭耀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在樓市成交乏力的2011年,光耀集團在惠州樓市首創圈層營銷模式。“在營銷渠道方面,采用二三級聯動營銷模式,改變了過去過度依賴開發商自己的銷售團隊的現狀。”

洪剛認為,單純改變住宅品行的開發商,無論房子樣式怎么變化,都只是一個承建商。而隨著行業市場細分化發展,旅游地產、養老地產、工業地產等開發形態開始出現,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品質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