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08 10:38:07
在新三板繼續擴容的預期下,高新發展也在加快對其下業務的重組,日前公司剝離倍特藥業、同意增資倍特期貨就已經有了注解。
每經網8月8日電(每經記者 張昊) 本周在新三塊擴容的影響下,新三板概念股集體受寵。盡管成都高新區并未進入擴容名單,但這無礙資金對園區上市公司高新發展(000628,收盤價7.03元)的炒作。在新三板繼續擴容的預期下,高新發展也在加快對其下業務的重組,日前公司剝離倍特藥業、同意增資倍特期貨就已經有了注解。
放棄優先認繳出資權
昨日高新發展發布了一則對子公司成都倍特期貨增資公告。公告表示,為使本公司子公司成都倍特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特期貨)盡快突破嚴重制約其發展的注冊資本過小、凈資本不足的“瓶頸”,促進其做大做強,以提升本公司經營成果,優化本公司財務狀況,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同意子公司成都倍特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增資方案暨放棄優先認繳出資權的關聯交易預案》。
對于放棄優先認繳出資權主要原因,則是由于高新發展和其全資子公司倍特投資均不符合中國證監會《期貨公司管理辦法》第七條 “包括對期貨公司的出資在內的累計對外長期股權投資不超過自身凈資產”的規定。
由于受限上述規定,而倍特期貨的增資又比較緊迫,公司由此引入了高投資管及拓新投資兩家戰略投資者。本次增資完成后,倍特期貨的注冊資本由3500萬元增至為4666萬元。而按照每份新增出資額的價格為6.01元,高投資管認繳932萬元新增出資額、拓新投資認繳234萬元新增出資額。
上述增資完成后,高新發展與倍特投資合計所持倍特期貨的股權比例由100%下降為75.01%,但高新發展仍具有對倍特期貨的控股權。而上述增加約7000萬元自有資金,倍特期貨將主要用于充實凈資本、調整經營網點布局、改善信息系統三方面。
業內人士:無奈下的最好結果
中國期貨業協會的信息顯示,2011年在全國160家家期貨公司凈利潤排名中,來自成都的倍特期貨以2279.6萬元凈利潤名列第35位,不過其3500萬元的注冊資本僅排名146位,而同樣地屬四川的國金期貨、華西期貨其注冊資本分別為1.5億、1.2億,排名分別為55位、67位;可見倍特期貨較低的注冊資本與公司的盈利狀況嚴重不匹配,因此倍特期貨的增資已迫在眉睫。
某期貨公司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監會對期貨公司即是以與凈資本掛鉤為核心的監管體系,比如金融期貨結算牌照為5000萬門檻,期貨咨詢為1個億門檻,而期貨資管則需要5個億門檻,因此期貨經紀公司增加凈資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注冊資本。
“2007年至2010年,國內的期貨經紀公司一共有三次集中增資潮。第一次是2007~2008年,這主要是各大期貨公司為備戰股指期貨的推出,爭取成為中金所全面結算會員。第二次是2009年上半年,包括券商系及其他期貨公司也開始新一輪增資。第三次增資主要是2010年,券商系期貨公司是這次增資的主力。”某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述三次增資潮中,倍特期貨都淪為看客,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控股股東累計股權投資超過凈資產。
實際上這主要是歷史的遺留問題,高新發展本身并沒實體,當初上市是打包整體上市,上市公司的業務構成主要是通過控股其余子公司股權,因而造成了“對外長期股權投資不超過自身凈資產”。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增資過程中引入的兩家戰略投資者,與高新發展的實際控制人都是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上市公司不具有增資條件背景下,引入相關的關聯方,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畢竟對這塊優質資產的股權沒有外流,盡管上市公司的股權被攤薄,但是享受的股東權益卻是增加。
另一方面,從實際控制人的方面看,近期高新發展剝離盈利能力差的倍特藥業,而這次為增加期貨業務實力,引入了其下屬兩家企業,這或許已經看出了在新三板擴容的背景下,實際控制人加快組織實施重組已在布局中。而盡管本次成都高新區并未列入新三板擴容范圍,但是市場對此后列入的預期很高,在上述影響下近期高新發展儼然成為新三板龍頭,至今公司已經連續三個漲停,不過從昨日的交易信息看,在賣出榜五大席位中有三家成都營業部合計賣出高新發展298萬元,而從買入榜看,首席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營業部買入648萬元,而次席的長江證券佛山普瀾二路營業部買入520萬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