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永輝超市 快速擴張“增收不增利”

2012-08-04 00:48:2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福建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福建

在本土商業百貨企業中,區域龍頭永輝超市(601933,收盤價20.57元)以其獨特的“民生超市”定位,率先開創“生鮮食品超市”,本著“天天平價”的經營理念,成為以經營海鮮、農副產品、餐桌食品為特色的零售業龍頭。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1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評選活動中,得到眾多投資者的支持,被視作 “最有前途的內資連鎖超市企業,最可能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由此榮獲“最具成長潛力上市公司”稱號。

伴隨著經營規模的迅速擴大,永輝超市也面臨著財務費用大幅增長、新店虧損、凈利潤下滑等問題。在守住“最具成長潛力”口碑的保衛戰中,公司的成本控制將成為制勝的關鍵。

未來擴張有望加速

2000年福建省政府實施了聲勢浩大的 “建設食品放心工程”,2001年誕生的永輝超市響應 “杜絕餐桌污染、建設放心市場”的號召,率先把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將主營業務定為超市連鎖經營,以經營生鮮為特色,大賣場、賣場及社區超市為核心業態、便利店的特許加盟為補充、食品加工和現代農業相結合的連鎖超市多業態模式。

從成立之日起,永輝超市就在快速成長,截至2011年末,公司全國總門店達到204家,2011年全年銷售額達到177.32億元。2012年永輝超市成為一季度增長最快的零售商,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47.1%。

快速成長的永輝得益于全國版圖的擴張。2004年進入重慶,是永輝跨區域擴張的關鍵一步。現在重慶已成永輝的第二個優勢區域,2011年重慶營收達到66.95億元。2009年,永輝將觸角深入到北京。截至目前,永輝的擴張范圍延伸至海峽西岸地區,以及成渝部分地區、京津部分地區和泛長三角部分地區。北京、安徽、江蘇、河北、貴州等區域,永輝也基本站穩了腳跟;去年又進入東北三省和河南;浙江、廣東等省門店也在籌建中。

“截至2011年底永輝門店數已經達到204家,涉及16個省市,全國性版圖已見雛形。2012年,永輝計劃新開門店50家左右,屆時總門店數達到260家。”永輝超市董秘張經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永輝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大階段:從2001年永輝超市開業至今的十年創業,形成獨特的高復制性生鮮模式,跨區域發展,并且成功上市。我們從2011年后開始加速擴張,對門店進行升級換代,打造新形象新增長點。”目前,永輝超市的核心業態為大賣場、賣場和社區店,大賣場、賣場業態店占總店數的75%左右,社區店約占25%。

據張經儀介紹,由于永輝定位于民生超市,其以經營生鮮農產品為主,日用品和服裝鞋帽為輔的新型零售模式與其他超市不同,它不但結合了傳統農貿市場和現代超市的特點,生鮮產品既有農貿市場的價格優勢,而且產品新鮮、品類齊全,同時又有超市整潔舒適的購物環境。

生鮮利潤下滑倒逼“改革”

自2001年永輝超市成立之初,公司就將重點放在生鮮經營上。

張經儀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生鮮農產品銷售比重來看,永輝超市單店的生鮮農產品占比逾50%以上,而其他的內外資超市占比為14%~25%。而將生鮮作為競爭的支點,較傳統超市和農貿市場,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對生鮮價格低、品相鮮、種類多和環境好等立體需求。”

但在成本飛漲的2011年,永輝超市生鮮的毛利率只有13.18%。為此,2011年,永輝超市2011年加大了高毛利商品的比例。公司開始在品類管理及采購方面有較大提升,開始嘗試“詠悅匯”葡萄酒專賣、“安歌母嬰館”嬰兒用品專區、“新肌薈”化妝品專區等專賣店經營模式;同時標準化營運程度(形象、商品擺設布局等)有所提高。在食品上也開始注重干貨,提高服裝的占比。

不僅如此,永輝采取自建和投資等方式,建立起自營和合作的農業基地,并且建立起遠程采購體系,從而深入到商品流通的整個鏈條。此外,永輝還建立了大型專業的豆制品生產加工廠、熟食生產加工、活魚配送基地、冷凍品中轉配送中心、水果儲存配送中心、蔬菜種植基地、香蕉培育中心等。

“在中游環節,我們建立起倉儲及冷鏈物流中心,有效降低了流通成本,并且提高了農產品新鮮度。下游則向食品加工延伸,建立食品加工中心,降成本的同時有效保證了食品安全。”永輝超市董秘張經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正是這些完善的措施保證了門店充足的貨源和差異化經營。通過增大高毛利商品比例,使得公司的綜合毛利率提升了0.12%。

“成長的煩惱”

和其他商業百貨企業一樣,在異地擴張中,永輝超市也存在單店培育期長、費用上升、人才瓶頸、產品結構改變帶來的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對于投資者而言,成本的大幅上升引致的業績下滑最讓人擔憂。

今年一季報顯示,永輝超市凈利潤同比下降近24%;而在2011年,公司的凈利潤增幅尚高達52.92%。進入第二季度,永輝超市的業績仍無太大改觀。根據公司業績預告,預計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45%左右,但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不超過30%。

對于增收不增利這一情況,高華證券表示,下滑原因在于財務費用的大幅增加,以及部分新進省份的虧損,且新市場的毛利率也低于成熟市場。中金公司亦認為,公司今年的財務相關費用面臨較大的壓力。

對于上述問題,永輝超市也給出了解決方案:主要通過全國性直采和統采降低成本,全國性生鮮直采體系和內部商品保鮮研發機構,將經營優勢標準化、模式化,讓永輝的模式實現在外區的快速復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