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盾安環境半年獲30億訂單 多渠道融資應對資金壓力

2012-08-04 00:48:2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杭州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杭州

7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2012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特別報道,對去年獲獎的3家企業進行了回訪。從回訪的結果來看,這些企業在中國經濟近一年來持續下行的過程中依舊保持了昂揚向上的發展態勢,無愧投資者當初給予的良好評價。

沿著上一次回訪的邏輯,此次記者再次兵分三路,對另外3家去年獲獎的公司進行了回訪,它們分別是盾安環境、永輝超市以及寧波銀行。通過梳理這3家公司近一年來的經營特色以及成果,《每日經濟新聞》將繼續為您呈現這些具有優良口碑上市公司的“基因圖譜”。

節能環保產業目前正處于“最好的時代”。

近幾個月來,節能環保概念上市公司盾安環境 (002011,收盤價10.46元)喜事不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盾安環境總共獲得4個涉及工業余熱的再生能源利用訂單,合同總金額近30億元,相當于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的60%。

由于快速增長的勢頭,加上在污水源熱泵業務上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盾安環境在 《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2011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評選活動中榮獲 “最具成長潛力上市公司”獎項。在過去的一年中,盾安環境的表現守住了此前投資者給予的良好口碑。

上半年協議金額近30億元

6月26日,盾安環境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盾安 (天津)節能系統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天津節能)與山東省萊陽市人民政府簽訂《萊陽市可再生能源城市集中供熱合同》(以下簡稱合同或本合同),計劃投資額5億元人民幣。

公告披露,天津節能在萊陽市富水路以西城區及整個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可再生能源供熱站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規模為不小于500萬平方米的建筑供暖及工業供汽,建設周期2012~2014年,分步分塊建設,其中一期將完成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

事實上,這是盾安環境6月份以來發布的第三個關于城市節能供熱投資的公告。此前公司還分別與山西省原平市政府、河南省鶴壁市政府簽訂了集中供熱項目協議,供熱項目總投資人民幣24.8億元,總供熱面積不小于2200萬平方米。同時,這也是公司今年以來獲取的第四個涉及工業余熱的再生能源利用訂單。

4月17日,盾安環境公布首個以區域能源站為建設模式的訂單,天津節能與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政府簽訂《定州市可再生能源城市集中供熱項目合作協議書》,協議投資額15億元人民幣,工程建設規模不小于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建設周期2012~2016年,訂單規模和工程建設規模均是公司的“歷史紀錄”。

“主要是利用工業余熱、廢熱、城市污水廢熱等可再生能源解決城市集中供暖及工業供汽。”盾安環境董秘何曉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公司目前這一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術原理。眼下,盾安環境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以供熱為主,項目主要集中在北方城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總體看來,若不含核電,2012年上半年,上述新簽合同金額合計29.8億元,合同涉及工程面積不小于2700萬平方米;截至2012年上半年,公司在手已有12個再生能源項目,其中2011年8個,2012年上半年4個。

盾安環境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構筑可再生能源版圖,規劃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0億元以上,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業務在內的系統運營服務要占到40%,即達到50億以上的規模。目前情況來看,該業務版圖新增項目訂單十分可觀。有分析認為,由于項目建設周期平均為2~5年,若2015年達到既定規模,公司每年訂單增量將持續增長,作為公司重點推進業務,可再生能源利用業務將出現爆發式增長。

盾安環境一季報顯示,得益于新興業務的快速發展、效益增加,公司1~3月凈利潤為7274萬元,同比增長12.11%;營業總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13.84%。其中,可再生能源業務貢獻收入3億元,而在去年,該業務板塊所貢獻的收入是2.5億元。盾安環境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變動在0%~20%。

BOT模式引資金鏈擔憂

盾安環境的快速成長離不開政策面的大力支持。

“力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7月4日就《“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將帶動上萬億元投資。其中,《規劃》預期節能環保服務產業3年內將實現8000億產值。

《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需重點發展的領域包括節能產業重點領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等三大領域;八大工程主要包括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再制造產業化、產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節能環保服務業培育等工程,其產值到2015年約達3.03萬億元。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節能服務、環保服務在《規劃》中被提及近10次。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中,世界主要經濟體都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內容,節能環保和新能源兩大產業是綠色經濟的主力軍。為使我國在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中占據有利地位,必須不斷提升節能環保產業競爭力。

《規劃》預計,到2015年,力爭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到2000多家,其中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節能服務公司約20家,節能服務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累計實現節能能力6000萬噸標準煤;環保服務業產值超過5000億元,其中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超過50家。政策對于行業龍頭的傾斜,對于盾安環境而言無疑又是一個機會。

盾安環境方面表示,為響應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大力進軍可再生能源領域,積極發揮盾安在技術研發、規劃運營、品質管理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出色的系統集成能力,為各地政府及企業客戶提供集 “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服務”為一體的節能系統集成總包服務。

盾安環境在迎來產業機遇期的同時,公司自身發展的資金問題亦備受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于今年獲得的4個環保項目皆采取BOT方式運作,即由公司旗下的天津節能負責投資建設,以特許經營期內收取供暖費、工業生產用蒸汽供應費、入網配套費及供暖補貼資金的形式收回投資,運營期結束后,無償完成移交給指定機構。由于前期投入較大,盾安環境面臨的資金壓力也讓不少投資者心懷疑慮。

對于資金問題,盾安環境董秘何曉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12億元公司債于今年5月31日收到證監會核準發行,同時公司已于去年發行短期融資券,且定向增發也募集了逾9億元資金,目前資金儲備充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