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溫商出資5億間接“輸血”信泰集團眼鏡大王重歸傳統產業

2012-07-17 00:58:27

該方案退出第二產業,進軍第三產業。這是信泰與甌海區政府、債權人委員會多次協商的結果。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高翔 溫州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高翔 溫州攝影報道

一年前因資金鏈斷裂出走美國20天的胡福林,終于可以安心回到溫州重起鍋灶。這位溫州最大眼鏡企業——信泰集團的董事長,兩個月前已從溫州市工商局甌海分局領到了“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 (籌建)”的登記證,也為信泰集團擺脫危機、回歸實業打開了新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12地溫州商會集體注資5億元,幫助改建信泰集團產業園。胡福林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方案屬于“退二進三”,即退出第二產業,進軍第三產業。這是信泰與甌海區政府、債權人委員會多次協商的結果。

溫商聯盟投資中心負責人、石家莊溫州商會名譽會長呂衛國透露,目前資金已經到位,正與有關部門商討細節,爭取更多的政策優惠,如不再批準新的同類市場、三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對入住經營戶實施免二年減三年的稅收政策等。

專款專用

2011年秋季,溫州爆發民間借貸風波,作為信泰集團的掌門人,胡福林出走美國20天,引發媒體高度關注。

溫州市政府隨后介入該事件。甌海區政府為促進信泰集團整合重組,規劃、消防、住建、土地等部門特事特辦,把各項審批聯合起來。期間,信泰集團高層多次派人與在外溫州商會人員聯系。商會人員委托專業部門做了項目評估和評價,決定注資信泰。

按照方案,溫商聯盟投資中心將注資5億元人民幣,控股運作信泰鞋革市場。

年初,溫州市政府召開全球溫商大會,號召在外溫商“引資回巢,回哺故土”。溫商聯盟投資中心是在外的12地溫商抱團設立的,地點位于溫州。

按照溫商聯盟投資中心提交給市政府的報告,擬將位于溫州甌海區婁橋工業園的信泰光學有限公司產業園改建為溫州市皮革鞋料市場,占地120畝。本次改建工程,將保留原有食堂和宿舍部分,擬對12幢生產車間進行改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報告中看到,在外溫商在經過實地考察信泰集團產業園后,認為該地區硬件設施符合基本條件。胡福林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前溫州市政府準備搬遷原溫州市皮革鞋料老市場,而信泰剛好符合要求。

7月14日,記者來到位于婁橋工業園的信泰集團總部,看到鞋料皮革市場已在施工。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初定于8月份開盤,爭取于年底開業。

溫商聯盟投資中心負責人、石家莊溫州商會名譽會長呂衛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次外地溫州商會集體注資,首先是為了響應號召,反哺故土。假如信泰數以萬計的債權人損失慘重,信泰集團無法擺脫困境,會影響溫州的投資環境。穩住大環境,對大家都有好處。”

根據項目可行性報告,信泰集團目前長期貸款為1.48億元。此外,據當地媒體報道,胡福林目前還背負15億元債務。

呂衛國明確表示,這筆資金不會過信泰集團的賬戶,而是成立一個皮革鞋料市場的項目組,專款專用,保證資金安全。他表示:“信泰集團的債務不止5億元,要是把這筆錢用來直接還債,沒有意義。屆時,將把這些商鋪出售或租賃,回籠的資金在覆蓋本金后,余下的錢可以用來還債。”

“退二進三”

5月2日,胡福林從溫州市工商局甌海分局領到了“溫州信泰皮革鞋料市場(籌建)”的登記證。他對媒體表示,他與甌海區委區政府、債權人委員會就重組方案作了多次協商,最終決定將信泰產業園通過 “退二進三”(退出第二產業,進入第三產業),改建成一家皮革鞋料市場。

溫商回到故土投資,緣何選擇傳統的第三產業?在溫商聯盟投資中心提交給市政府的報告中提到:溫州的小商品市場、服裝市場、汽配市場、皮鞋市場都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由于缺乏市場的培育,逐漸從輝煌走向沒落。

經過考察,外地溫商認為溫州自身品牌的產業優勢還沒有真正被發掘出來,產業大多數集中在以生活日用品類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兩頭在外是主要特點,產品的營銷和原材料的供應都受到嚴重的制約。

呂衛國和一批溫商曾經前往廣東考察,對市鎮專營一類產品的模式贊賞有加。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有運作鞋料市場的經驗,又發現了溫州目前運營鞋料市場的問題,所以想到運作這個項目,一來響應市政府號召,二來也為了使信泰擺脫困境。”

據溫州本地媒體報道,信泰集團下屬的太陽能產業由行業龍頭牽頭,聯合6家企業以土地資產、設備、技術、品牌等出資形式抱團成立光電集團。為了多渠道解決資金困難,胡福林將“光電公司”多條高科技核心生產線剝離出來,與國內一家太陽能上市公司合作。

至于注資后資金的流向,呂衛國表示會嚴格監控,派駐溫商聯盟投資中心自己的團隊,防止該筆資金挪為他用。

按照報告,該鞋革市場建成以后預計市場年營業額可達500億,解決2萬余人就業。

呂衛國表示:“目前報告已經遞交至市政府,我們希望審批速度盡量快,其次在稅收政策上予以扶持,并希望市政府加強政策導向,不再批準新的同類化的市場,對老市區內的老市場實行限期關閉整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報告中看到,該市場計劃將整合溫州現有的2000余家鞋類生產企業、1300余家鞋革經營戶,解決“兩頭在外”的尷尬局面;并聯合北京、石家莊、義烏、上海、廣州等地的溫商經營戶,重新梳理并建立全新的國際國內鞋類、鞋料、鞋機的產銷渠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