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06-11 08:58:41
編者按:三年半以來的首次降息,無疑成為當下市場的重磅新聞,特別是降息和利率市場化的組合拳的祭出,更令本次降息成為一只無形之手有力地攪動著市場。
一時間銀行打響了攬儲價格戰,商業銀行或借此告別“千行一面”的老樣子,戰勢將如何打響?對于疲弱的信貸市場而言,降息被賦予拉動企業的資金需求的厚望,企業又是否動心?
“利率跑不贏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央行6月7日降息消息一出,無疑加深了這一憂慮。意外的是,在央行首次允許存款利率最多上浮至基準利率1.1倍的政策下,眾銀行的存款利率不降反升。6月8日以來,在城商行和國有銀行紛紛宣布執行上浮的存款利率后,原本觀望的股份制銀行也迅速于周末調整到位。調整后,各家銀行大都將一年期以內的存款利率執行利率上限即基準利率的1.1倍,有的銀行則執行降息前存款利率。
但對于貸款利率是否執行貸款利率下限即貸款基準利率的0.8倍,目前各家銀行仍在觀望。有銀行表示,目前降息尚未刺激更多貸款需求。
銀行利率調整呈現三大模式
6月7日晚間央行宣布降息后,6月8日多家城商行迅速作出反應,宣布存款利率在降息后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1倍,其中包括上市城商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國有大行亦不甘落后作出響應,但并未執行存款基準利率上浮1.1倍,而是很有“默契”地統一保持一年期以內各期限存款利率相比降息前不變,僅活期存款利率執行降息后基準利率1.1倍。
一些股份制銀行和少數城商行原本未打算執行存款利率上浮,直接執行降息后存款基準利率,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加入到存款利率上浮的隊伍,目前包括5家國有大行以及12家股份制銀行在內,大部分銀行已執行存款利率上浮,只是上浮的幅度和調整的范圍有所不同。
目前各家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呈現了三大模式,一種模式是仿照國有大行,將一年期以內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調整為降息前的水平,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例,調整后仍為3.5%,相當于現行存款基準利率上浮7.7%,僅活期存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的1.1倍,其他各期限存款利率執行最新的基準利率不上浮。目前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采取的是該種調整模式。
第二種調整模式是將一年期以內各期限存款利率執行現行基準利率的1.1倍,即央行最新規定的1.1倍上限標準,但其他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不做調整,代表銀行是寧波銀行。隨后多家股份制銀行亦采取該模式進行了調整,其中包括廣發銀行、深發展、華夏銀行、浙商銀行以及部分城商行。
大部分城商行是按第三種模式調整,即所有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以及活期存款利率統一執行基準利率的1.1倍。
“美國利率市場化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歷程,允許存款利率上浮是最后一步,央行此次允許存款利率上浮,意味著利率市場化的真正開始,小銀行首當其沖受到沖擊。”某股份制銀行中小企業部人士稱。
貸款利率已出現下行
除了放寬存款上限外,央行此次還進一步放寬了貸款利率下限至貸款基準利率的0.8倍,而調整前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以一年期貸款利率為例,一年期貸款利率的下限由之前的5.904%降至5.048%。
據了解,在此次央行降息前,受有效貸款需求萎縮、實質貸款利率較高影響,貸款利率已經開始下行。
廣東某城商行的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去年該行100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貸款利率基本上在18%左右,而今年逐步下調至16%左右;100萬元到1000萬元的小企業貸款利率也由去年的12%逐步降到了10%左右。
但對于是否執行貸款利率最新下限,即貸款基準利率的0.8倍,有兩家銀行均表示,降息系列政策才剛出臺,貸款利率的調整應該還沒那么快。“先看看同業的反應吧。”其中一家銀行表示。
由于降息時間尚短,央行此次降息對企業貸款需求的刺激作用尚未顯現。“降息首日我沒接到新的企業貸款申請,目前還難以判斷影響。”深圳某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稱。
由于降息時間較短,銀行存量貸款客戶亦尚未作出反應。“尚沒有企業為了享受降息后更低的貸款利率而提前還款。”上述股份制銀行中小企業部人士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