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10 10:59:55
央行正在研究制訂《電子支付指引(第二號)》和《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配套制度,明確網上支付的責任劃分,完善對網銀用戶的法律保護,加大對網上支付違法犯罪行為的懲辦力度。
李玉敏 每經記者 田文會 發自北京
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近50家商業銀行共同舉辦的“網銀衛士安全行動月”活動近日在京啟動。此次活動旨在配合公安部門近期重點打擊網絡犯罪的行動,并向大眾傳播電子銀行安全知識,促進電子銀行健康發展。
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系統管理處胡波副處長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網銀不斷發展,2011年全國網上支付量151億筆,金額達695萬億元,同比增長77%和33%。央行2011年1月推廣到全國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目前已連接12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網銀系統,日均處理業務64萬筆,金額84億元,同比增長310%和308%。
胡波還表示,隨著網銀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和參與主體的不斷增加,網銀業務的安全性日益成為參與各方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央行正在研究制訂《電子支付指引(第二號)》和《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配套制度,明確網上支付的責任劃分,完善對網銀用戶的法律保護,加大對網上支付違法犯罪行為的懲辦力度。同時,還制訂了一系列風險管理政策,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增強網上銀行風險防范能力。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顧堅在發布會現場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主動出擊,嚴厲打擊各類黑客犯罪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近期公安部門在江蘇破獲了“3.23”浮云木馬系列網銀盜竊案,成功打掉了一個遍布全國32個地市,利用木馬實施網銀盜竊的特大犯罪團伙,抓獲包括木馬作者、掛馬、盜卡、洗錢、等在內的犯罪嫌疑人48名,扣押涉案計算機112臺,涉案銀行卡456張,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同時顧堅建議,銀行與公安機關應建立更緊密的協作關系和通報機制,建議銀行安排專門部門或人員,對網銀盜竊、攻擊破壞以及網絡釣魚等針對銀行的違法犯罪行為和風險事件進行監控,加大案件線索的排查力度。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發布的《2011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數據顯示,高達95.7%的被調查者認為安全性是用戶主動選擇網銀安全認證手段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各大銀行也不斷加強網銀安全保障。
華夏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劉琇臣表示,華夏銀行率先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合作推出網銀預置證書即插即用,有效提升了網銀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