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08 09:22:14
每經記者 胡玉慧
揚州汽車零部件廠商奧力威的上市之路戛然而止。6月1日,證監會披露的創業板首發申請審核進展顯示,奧力威已被終止審查。
數日來奧力威董秘陳武峰電話一直無法接通,所以尚不知曉其IPO終止原因。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市材料中發現,前身是中外合資企業的奧力威,其國有股權部分在2005年被7折甩賣。在賣出這部分股權后,原國有股東揚州亞普與奧力威的業務往來卻益發密切,甚至成為近年來后者業績成長的最大推動力。
原國有股東“哺育”奧力威,但無法享受其成長帶來的收益。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國資此舉顯然不劃算。
前身國有資產被打折甩賣
奧力威是一家汽車零配件公司,主要生產傳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統附件、內飾件三類產品提供給客戶,最終配套至整車廠。去年公司收入3.1億元,凈利潤3642.2萬元。
奧力威目前總股本5000萬股,由6名自然人持有。雖然證監會已終止審查奧力威IPO申請,但可預見的是,若奧力威成功上市,這6位自然人必將獲得巨額財富增值。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仔細閱讀奧力威披露的上市材料后發現,現如今的“香餑餑”奧力威,7年前被國有股東打折甩賣一半股權。
奧力威的前身是設立于1993年的揚州奧力威傳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力威有限),設立時為中外合資企業,中方股東即是后來的亞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即揚州亞普)。經過數輪增資擴股后,至2004年,奧力威有限股權結構為揚州亞普持股50.10%,三名外方股東分別持股20.40%、20.40%和9.10%。
2004年,揚州亞普清理不屬于主營業務的對外投資,因此決定對外轉讓所持有的50.10%奧力威有限股權。根據會計師事務評估,截至2004年2月29日,確定奧力威有限50.10%股權價值604.44萬元,掛牌價630萬元。
但這個價格無人問津。就在此時,揚州亞普實際控制人已變更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該公司在2004年年底下發批復,同意將50.10%奧力威有限股權,在調整后評估值90%的基礎上再下調20%,繼續掛牌。以此計算掛牌價應為435萬元。
2005年1月,揚州亞普與李宏慶簽訂產權交易合同,李宏慶以450萬元的價格將奧力威有限50.10%的股權收入囊中。李宏慶即是目前奧力威的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合資變內資沖擊上市
就奧力威歷史沿革看,正是從揚州亞普處受讓的這塊國有資產,開啟了李宏慶全盤接手奧力威之路。就在受讓揚州亞普所持股權后2個月,奧力威有限的3名外方股東相繼與李宏慶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515萬元的總價將剩余49.9%股權轉讓給李宏慶。受揚州當地招商引資需求所限,外方股東所持股權的轉讓工作直至2008年才全部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如果以外方股東股權轉讓價為基準,揚州亞普轉讓的50.10%股權價值517萬,比實際轉讓價高出15%。
就在受讓外方股東股權4個月后,李慶宏將名下奧力威有限10%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張旻;20%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汪文巧,其中汪文巧現年61歲,系江蘇泰州已退休的女士,其丈夫為李宏慶朋友。2010年8月,奧力威有限引入滕飛、陳武峰、孔有田三名當時在職高管作為新股東,并聯合老股東進行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后,股權比例保持至今,即董事長李宏慶持股57.7%,汪文巧持股19.2%,張旻持股9.6%;滕飛、陳武峰、前任副總經理孔有田分別持股8.4%、4%和1.05%。
2010年10月,奧力威有限整體變更設立為股份公司奧力威;2011年1月,奧力威在公眾媒體上刊登接受上市輔導公告,正式啟動上市進程。
前國有股東成第二大客戶
退出奧力威的揚州亞普,與奧力威的關系不僅沒有疏遠,業務往來規模反倒一年大過一年。2009~2011年這3年間,揚州亞普一直是奧力威第二大客戶,給奧力威貢獻的收入增長了1.3倍,毛利增長了1.2倍;揚州亞普貢獻的收入在奧力威總收入中占比,從19.8%上升到了25%,毛利占比則從22%增長到27.4%。
奧力威招股書中的描述道,1993年揚州亞普牽頭設立奧力威有限時,是出于自建零配件產能、以配套自身油箱等產品的考慮。此前揚州亞普生產油箱所用的油位傳感器完全依賴外購,奧力威有限成立后,在1994~1999年間為揚州亞普油位傳感器供應商;之后這項業務往來停止,直到2010年,因奧力威成為江鈴福特部分車型配套油位傳感器供應商,雙方這項業務關系重啟,由揚州亞普從奧力威采購之后組裝成油箱總成再銷售給江鈴福特。不過,截至2011年底,這部分業務規模極小。
奧力威第二大業務燃油系統附件方面,公司自1998年起就先后向揚州亞普及其控制企業供應燃油系統附件、燃油系統附件和汽車內飾件。最近三年,這部分業務收入在奧力威主營業務收入中所占比重,大致維持在50%、30%和20%的水平。
按照招股書中列示的數據,2009~2011年,奧力威營業收入分別為1.73億元、2.57億元和3.14億元,按年分別同比增長49%和22%。期間奧力威對揚州亞普及其控制公司的銷售占比分別為22.5%、23.7%、27.3%。
2009~2011年,揚州亞普從奧力威采購的燃油系統附件金額分別為3430.9萬元、5595.9萬元、7824.3萬元,同期奧力威該產品總銷售額依次為3758.3萬元、5594.8萬元、8357.9萬元。也就是說,2010年奧力威燃油系統附件全部銷往揚州亞普,2009和2011年銷往揚州亞普的燃油系統附件也高達全年該項業務收入的91%和94%。
揚州亞普“喂大”奧力威
為進一步明確揚州亞普對奧力威的重要性,記者計算奧力威歷年增量收入(即每年收入增加值)后發現,燃油系統附件是奧力威唯一實現增量收入增長的業務:傳感器及配件2010年收入較2009年增加3290萬元,2011年為3247.5萬元;燃油系統附件這項指標則從2010年的1836.5萬元,上升至去年的2763.2萬元;汽車內飾件增速放緩最為明顯,過去兩年分別為1181.2萬元和456.6萬元。
體現到增量收入結構上,傳感器及配件占比從52%下降至50%,燃油系統附件則從2010年的29%大幅攀升至2011年42.7%。2010年奧力威收入總計增加了6317.6萬元,2011年增加了6467.3萬元。由此可見,在第一大業務業務傳感器及配件收入與上年基本持平、第三大業務汽車內飾件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燃油系統附件成為支撐奧力威收入增長的關鍵所在。
如果參照各項業務貢獻的毛利增量,揚州亞普對于奧力威的重要性更加明顯。2010年第一大業務傳感器及配件毛利較前一年增加1088.5萬元,但去年只有607.7萬元;而燃油系統附件過去兩年這項指標分別為429.4萬元和644.1萬元。增量毛利中傳感器及配件所占比重從2010年的62%下滑至2011年的48.5%,燃油系統附件占比則從24.5%增長至51.4%。
與收入一樣,奧力威最近三年燃油系統附件業務的毛利,有九成以上都來自揚州亞普。揚州亞普上過去三年毛利率依次為24.9%、24.5%、23.8%,對應毛利分別為855萬元、1372.1萬元和1861.4萬元,貢獻了同年燃油系統附件業績毛利的90%、99%、92%。
綜合招股書中披露信息看,2005年李宏慶入主奧力威之后,承接的并不僅僅是奧力威有限股權,公司原有資產、業務、客戶關系等也一并繼承。
奧力威管理層履歷顯示,董事長李宏慶是會計師,曾任揚州久盟旅游用品公司會計、國家林業投資公司南方辦事處會計。董秘陳武峰曾任職興業證券、國聯證券,另外兩名副總經理一分管銷售、一分管技術研發。明確顯示在加入奧力威之前、有汽車零配件行業工作經驗的就是總經理滕飛,但也只是擔任過揚州亞普人事部經理、采購部經理。
就公司與揚州亞普之間關系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也聯系了公司。但無論是招股書上公布電話、還是經公司行政部了解到的董秘陳武峰辦公電話,都一直無人接聽;期間記者發送的采訪提綱,但也始終未能收到奧力威回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