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05 09:14:35
由于2010年秋季大蒜的播種面積比2009年增加1倍,導致2011年大蒜價格出現“跳水”,從去年5月至今持續處于較低的位置。而到目前,因大蒜減產,蒜商搶購大蒜,蒜價連番上漲的消息開始不絕于耳。
楊芮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在經歷了2010年的沖高和2011年的跳水兩個極端之后,近期來勢洶洶的大蒜價格再成市場熱點,而有關它是否會重蹈覆轍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全國最大的大蒜生產和交易中心———山東金鄉的貿易商處了解到,大蒜收購價在5月30日時大概在2.8元/斤到3.5元/斤,而到昨天(6月4日),已升至3.5元/斤至4元/斤。
據悉,目前市場上已曬干可長期保存的老蒜批發價在每公斤8.5至10元之間,而新蒜的批發價為每公斤7.4元左右。分析顯示,減產是大蒜價格暴漲的主因。去年大蒜價格較低,蒜農減少了種植面積,加上秋季天氣情況不佳,“大小年”規律再次上演。而前兩年大蒜價格暴漲暴跌則為今年的大漲埋下引線。由于蒜農預期價格看漲,多數選擇囤貨觀望,恐將大蒜價格推得更高。
由于2010年秋季大蒜的播種面積比2009年增加1倍,導致2011年大蒜價格出現“跳水”,從去年5月至今持續處于較低的位置。而到目前,因大蒜減產,蒜商搶購大蒜,蒜價連番上漲的消息開始不絕于耳。
據悉,每年新蒜入庫時間是7月前后。在入庫的時間段,蒜價還會出現波動。有分析稱此情況可用“主力拉高賣庫存,新手高價搶新蒜”這句話來歸納。另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師解釋,“‘主力’指在市場有一定的能力可以改變市場定價權的一方,對他們而言,入庫價當然是越低越好。”該人士為此呼吁,應該警惕大蒜價格中的“泡沫”現象。
而金鄉的蒜農劉先生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最近貿易商收蒜的積極性并不太高,價格太高貿易商也怕賠本,另外轉手也不太好賣。”
有分析顯示,現在大蒜行情看漲,被炒作的可能性會很大,貿易商往往會把大蒜放在冷庫中,等市場行情更好時再出售。據記者從金鄉貿易商和蒜農處多方了解到的情況看,目前蒜農惜售的情況并未出現,但貿易商囤貨的苗頭卻“小荷才露尖尖角”。
金鄉縣貿易商李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收購的均價在3.5~4元/斤左右,今年相對比較好收,因為蒜農比較樂意賣。而和小販搶購大蒜不同,深加工企業一般要到6月底才開始收蒜。現在基本上收了蒜以后就先入冷庫,囤貨的貿易商占比還不少。”
貿易商胡經理更直白地透露,“目前收購價大概在4元/斤左右,而人工和運輸費都在漲價,我們收了蒜以后要等等再賣。”問及等等再賣的原因,胡經理說,“等等價格可能更高些。”
但也有貿易商表示,等到大型蒜商集中出手收蒜的時候,不排除價格出現下跌的可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