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2-06-01 08:47:58
外圍債務危機重新發酵,國內經濟數據超預期下滑,使得5月A股市場和商品市場均經歷了一輪急速下挫。不過,隨著決策層將“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位置,5月末A股市場迎來翹尾行情。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政府“穩增長”態度的明確,預計6月A股將有望走出階段性上升行情。
隨著國內外宏觀經濟表現不佳,5月股指及商品市場急速下挫,而期待已久的降準似乎并沒能為市場帶來上升動力。而5月公布的4月重工業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數據都普遍低于市場預期,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人氣。
“內憂外患”的不利局面導致國內經濟超預期下滑,終于觸碰到決策層的底線。
5月下旬,國務院重提將“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國資委也迅速加快了一批重大項目審批速度,相關政策基調的確立,喚醒了市場對08年“四萬億”投資計劃出臺時市場反應的回憶,隨之而來的是,A股市場在5月最后一周的前兩個交易日中迅速拉升。
隨著權威部門表示有關“新四萬億”刺激計劃的相關報導不實,市場暫時冷卻陷入盤整,截至5月31日收盤,滬指報2372.23點,下跌12.44點,跌幅為0.52%;深成指報10141.41點,下跌20.93點,跌幅為0.21%,兩市共成交152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小幅萎縮6%。
5月以來,上證綜指累計跌幅為1.01%,深證成指在本周連續強勁拉升后收復之前大部分失地,僅小幅下跌0.38%。商品期貨方面損失則較為慘重,本月滬金1209合約累計下跌近4.9%,滬銅近月合約累計跌幅則達到6%,此外,5月10日上市的白銀期貨上市后即連續遭到重創,雖然上周銀價有所反彈,但上市至今,白銀1209合約依然有5.6%的跌幅。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國務院火線出臺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規劃,表明政府在堅持“調結構”的同時,其“穩增長”的決心依然堅定,總體來看,6月市場向上概率較大。
“從中周期的角度,我們認為傳統的需求刺激政策難以復制,但對于經濟的短周期調整,"穩增長"將使經濟獲得喘息之機,因此,我們依然堅持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將見底的觀點。” 齊魯證券分析師羅春鵬指出,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內,短期利率顯著回落,包括協議存款、理財產品等銀行負債成本也出現了10%至20%的系統性下降;而根據該機構預測,6月CPI回落至3%以內是大概率事件,這些現象都為利率水平的進一步下降打開了空間。
“考慮到上述變化,我們對指數的看法轉向積極,建議投資者把握制度紅利下具有高成長性的投資主線,并可在6月適當增加倉位。”羅春鵬表示。
受外盤影響更大的商品市場則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
北京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5月商品市場價格走弱,主要受國內外基本面的負面影響。6月股指情況相對樂觀,但商品市場仍將受制于外圍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
“股指期貨方面,如果政府實施的"穩增長"政策能夠盡快落實,預計將對股指構成利好。”王駿說。
商品方面,美國沒有討論第三輪量化寬松,同時歐債危機重新發酵,日本債務風險水平遭到評級機構下調,美元因而強勁升值,對大宗商品價格構成壓力。與此同時,國內數據也不盡如人意。在這種大背景下,僅在流動性上釋放降準信號,對商品市場的影響較為有限。
外盤方面,6月17日的希臘選舉十分關鍵,如果希臘最終退出歐元區,商品市場恐將迅速下挫,17日之前,隨著經濟基本面明確,商品需求下降,商品期貨價格走勢下降趨勢也較為確定,預計市場將一直維持弱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