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2-05-31 08:45:02
轉融通業務首次全系統聯網測試于近日結束。參與測試的券商人士普遍表示,由于技術環節待完善等方面原因,轉融通業務并不像外界所傳那樣會很快推出。另一方面,雖然券商層面準備工作大致就緒,但出于對融券需求的擔憂,券商對轉融通業務出臺的要求并不迫切。
券商人士還指出,即便轉融通業務推出,市場也不會因此有實質性的改變。習慣性的做多思維、較高的融券成本以及主要機構暫時禁入,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裸賣空行為。
短期推出有難度
對于首次轉融通業務全網測試,市場普遍給予較高關注。部分市場人士此前將此視作業務即將出臺的一個信號。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測試過程并不十分通暢。
“之前深交所、上交所都各自測試過,現在就是把兩個交易所、中登公司、證金公司都聯合起來驗證一下各自的系統,主要是看技術系統是否可靠。”光大證券(601788,股吧)融資融券部某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測試結果看,由于有分類測試做基礎,總體效果還可以,但在一些細節上還有待完善。
東方證券一位參與測試的負責人則透露,此次技術系統測試不是非常順暢,似乎是大家還沒完全準備好。
此說法也得到了證金公司某內部人士的肯定。事實上,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就技術系統準備情況來看,轉融通業務還不具備短期內推出的基礎。
“這次其實就是一種驗證性測試,不意味著業務馬上就要推。”上述光大證券業務負責人也表示。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從近期監管部門對于轉融通業務的表態看,管理層對于該業務的出臺似乎也不著急。
另據了解,雖然券商層面的轉融通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但券商人士也坦言,轉融通業務推出并不會對現有業務格局產生太大影響。
“關鍵是需求端。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市場對于融券的需求并不旺盛,除了固有做多思維的影響,效率低、成本高是目前融券交易最主要的障礙,而這并不會隨著轉融通的推出有所改變。”上述東方證券業務負責人表示。
無需“談虎色變”
轉融通業務出臺,無疑將很大程度上增加市場做空籌碼,在部分市場人士眼中,轉融通與當初的股指期貨一樣,儼然成為懸在A股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然而從現有制度設計及需求狀況看,即便轉融通業務推出,這樣的擔憂似乎也是多余。
“融資方面,券商現有資金完全夠用;融券則面臨需求問題,比如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可供融出的券在業內算多的,但平均下來的利用率也只有兩三成。”深圳某券商融資融券總經理指出,“另一個就是成本問題。之前股指期貨推出來,不需要我們去鼓勵客戶交易,套利、策略交易的人自然就很多,一年也能有個10%左右的收益。而如果這10%變成了成本,那很多客戶就不愿意去干了。”
此外,根據目前的業務規定,包括保險、券商自營在內的很多機構還不能參與融券業務,這決定了融券業務不會因為轉融通的推出而有實質性改變。
“從我們對客戶交易行為的跟蹤,實際上融券賣空的客戶主要還是以對沖、套利交易的客戶為主,純粹拿股票去"砸市場"的人是少之又少。轉融通業務推出,對于做對沖、套保的客戶來說,是多了一種手段,而這恰恰可以更好地平抑市場波動。”上述光大證券負責人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