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惠普宣布多年期重組計劃擬裁員2.7萬占比8%

2012-05-25 13:55:19

每經編輯|王迎春

每經記者謝曉萍發自北京

在市場競爭和公司內耗的影響下,惠普這家擁有73年歷史、全球雇員超過30萬人的IT巨頭不得不通過大規模的裁員來面對轉型之困。

5月24日,惠普對外宣布裁員計劃,裁員人員約占該公司35萬員工總數的8%左右,預計將在2014年10月完成,這也是該公司73年歷史上最大規模裁員。

惠普公司表示,此次裁員將主要透過提前退休來完成,預計到2014年重組計劃將為該公司每年節約30億至35億美元。該公司計劃將把這筆資金用于加大在云服務、大型數據及安全業務等方面的投資。但因消減成本計劃,公司將在2012年計入17億美元的稅前支出。

“截至目前,惠普公司沒有宣布任何特定地區有關重組的詳細計劃。我們預計裁員將會涉及幾乎各個業務及各地區。除此以外,目前我們沒有更多可以分享的信息。”針對此次裁員對中國惠普將帶來何種影響,中國惠普方面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

不過,中國惠普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中國市場對于惠普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市場,預計此次裁員對中國區影響不大,據他透露,各個國家具體的裁員數據,未來會隨著調整的進行逐步公布具體情況。

投資者似乎對惠普此次重組計劃表現滿意。在裁員消息宣布以后,惠普股價在盤后交易上漲2.42美元,至23.50美元,漲幅超過11%。

惠普重組

惠普在聲明中稱,重組之后,2014財年每年可以節省開支30-35億美元,當中多大會投入到企業中。向人力、流程和技術投資,可以讓惠普完成重組目標,節省成本。惠普將會利用節省的資金投資于三大戰略焦點領域的創新:云計算,大數據,安全,以及其它一些有增長潛能的單元。

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惠普會裁員2.7萬人,約占2011年10月31日全部員工的8%,裁員到2014財年底止。目前惠普已經提供提前退休項目,因此受到影響的總員工數會因為參與該項目的人數有所變化。裁員根據不同的國家有所不同。

事實上,這并非惠普近年來首次大裁員,惠普的裁員重組計劃由來已久。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懷特摩爾介紹道,過去5年,在前任CEO馬克·赫德(MarkHurd)治下,惠普已累計裁員5萬人。

除了上述措施,惠普還計劃通過一些非裁員節省成本手段減少開支,比如供應鏈優化、SKU與平臺的合理化、走向市場戰略的簡化,以及企業流程改進。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惠普會將節省的資金用于各業務單元。具體包括:1、研發推動核心打印、個人系統業務的差異化創新以及新興領域的創新。2、在云計算、安全、信息分析領域等服務業投資;3、加速安全領域、大數據、應用生命周期管理、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等領域的開發速度。4投資于企業服務、存儲、網絡業務,加速研發活動,擴大公司在服務器、存儲、網絡方面的領先優勢。

惠普CEO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正努力在以下兩個方面謀求一種平衡:一是讓惠普為將來做好準備所必須進行的變革;二是惠普能夠消化的變革。

據了解,惠普預計當前這一財年因重組措施而發生的稅前費用大約為17億美元,未來幾年還將發生18億美元的費用。此外惠普還將因旗下康柏(Compaq)品牌的價值減記發生12億美元的費用。

艱難的轉型

事實上,對于惠普這家高科技巨頭的去年的一連串鬧劇也讓業界摸不著頭腦。2011年下半年,時任惠普CEO李艾科宣布放棄webOS,剝離PC業務,斥巨資收購軟件公司Autonomy,而后不到一個月便被迫辭職,當時李艾科在惠普任職還不足一年。

電子商務網站eBay公司前CEO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臨危受命也成為惠普新一任掌舵者。

與CEO頻繁更迭相對應的是惠普糟糕的業績表現。惠普201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第一財季營收300億美元,同比下滑7%;凈利潤14.68億美元,同比下滑44%。惠普第二財季凈營收為30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16億美元相比下滑3%;凈利潤為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3億美元下滑31%。惠普第二財季每股收益80美分,與去年同期的1.05美元相比下滑24%。

看看惠普目前的狀況:PC業務營收最多,但是過去幾年一直沒有增長;成像及打印業務增長乏力,收入年比下降10%;服務業務在以139億美元收購EDS后成效不大;企業存儲及服務器業務收入年比下降6%,;企業軟件業務增長較快但總量較小,僅占惠普營收的6%左右。

事實上,PC未來之路其實很明顯,要么蘋果化,以消費者市場、以創新型產品把控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為模式;要么IBM化,走向企業級、云計算,走向高端市場。然而,此前的惠普的策略卻始終讓外界看不清楚。

2010年5月,惠普以12億美元收購了Palm,惠普當時的策略在于智能手機將是惠普未來移動戰略的一部分,推動公司轉變業務模式,向互聯網設備模式轉變,2011年2月,惠普在美國隆重推出了webOS新品,推出TouchPad平板、webOS手機、webOS2.1操作系統,試圖從終端、操作系統層面打破蘋果的統治。

然而,半年不到,惠普斷然宣布webOS,“這么快地反悔,說明惠普缺乏一個長線的規劃。”IT資深評論員洪波對此表示。

而后,2011年8月,惠普又宣布將用103億美元收購英國軟件公司Autonomy并且正在考慮剝離其個人計算業務部門,開始對公司進行改造,就像10年前IBM成功地進行的改造一樣。

2006財年收入創紀錄達到917億美元。首次超越IBM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IT公司。但如今IBM市值超過2262億美元,而惠普的股價已跌至6年來的最低點,市值不到IBM的五分之一。

不過,惠普的“IBM化路線”或許并不會太順利。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惠普此前戰略路線圖在幾個重要領域出現重大調整,反映出該公司未來可能缺乏方向。他認為,云計算時代,IBM已經取得先機,未來云時代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軟件和集成上,IBM、谷歌等公司在軟件和集成上具有優勢。而對于以硬件見長的惠普來說,沒有完善的企業級軟硬件產品支撐,其向云計算轉型就顯得困難重重。

通信專家陳志剛則認為,在惠普轉型之時,其硬件業務已無法為其云計算戰略提供足夠的財務支持,而以硬件見長的惠普唯一的出路或許在于盡快布局完善的企業級軟硬件產品支撐。

或加大中國投入

另一方面,此次重組對于中國市場的影響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惠普的戰略重組中,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未來惠普會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中國惠普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事實上,惠普對中國市場重視程度已經初見端倪。就在此前,4月中旬,惠特曼先后考察了上海、重慶、北京等市場。出席重慶打印及成像設備生產基地的簽約儀式時,她曾表示,惠普需要在中國進一步發展,未來也會有更大的投入,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以惠普的研發體系為例:在惠普研發體系中,第一層是全球惠普實驗室,第二層是全球產品研發中心,第三層是惠普中國研發中心(CDC)。CDC的主要職責是把全球研發中心的科技成果應用到中國用戶。如今,惠普宣布將CDC升級到全球研發中心平級,惠普在中國的產品研發工作將獨立于其他國家,直接向全球總部匯報。

就在此前,惠特曼對媒體表示,近期惠普業務部門合并等調整不會影響到中國,“我們在中國不會裁員,因為中國對惠普來說是一個增長中的市場,我們會在中國進一步投資,在下一步的發展中增加在中國的人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