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05-25 13:46:31
每經編輯|王迎春
李玉敏每經記者田文會發自北京
"我們主要是做行業支付,避開了和一些大公司的正面的競爭。我認為(第三方)支付企業最大的競爭不是行業內的,而是整個電子支付和傳統支付之間的競爭,與其在行業內搶市場,還不如把傳統的市場做大(將更多傳統支付市場份額轉為電子支付)。"易寶支付高級副總裁余晨5月24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如是看待支付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
后牌照時代的競爭
2012年5月26日,第三方支付企業首批獲得牌照滿周年。支付寶、財付通、易寶支付、匯付天下、快錢等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隨后,央行相繼在2011年8月31日和2011年12月31日頒發了第二、三批支付牌照。前后共計101家企業獲得。這其中包括國字號企業中國銀聯以及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
余晨表示,整個的支付市場在后牌照時代還是會非常快的發展。因為支付市場是一個轉型的市場,一個發展潛力非常大,而不是一個飽和的市場。比如,十年前大多數中國人都沒用過支付,現在每年都有更多的人從線上走到線下,從傳統支付到電子支付。
后牌照時代的快速發展自然也避免不了激烈的競爭。余晨表示:"我們一直強調三個差異性,垂直行業、增值服務和一站式服務。"在他看來,差異化的定位就能避開了和一些大公司的正面的競爭。他認為,(第三方)支付企業最大的競爭不是行業內的,而是整個電子支付和傳統支付之間的競爭,與其行業內搶市場,還不如從傳統市場中占取更多份額。
另外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拓展。截至今年5月份初,易寶支付、支付寶、財付通等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了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許可證,這意味著第三方支付開始涉及基金理財等在內的金融服務領域,從而也打破了以銀行代銷為主的基金銷售模式,今后基民們直接在網上選購基金可享受到4折費率的優惠標準。
"第三方支付企業雖屬于非金融機構,但仍然能夠切實發揮很多金融服務的作用,比如,它能為企業客戶、商家和大眾消費者提供資金歸集、分賬和委托結算及理財等業務,第三方支付企業是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易寶支付的CEO唐彬如是表示。早期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更多的具有互聯網企業的屬性,那么隨著第三方支付把業務延伸到保險、基金等個人理財領域,現在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金融屬性逐步增強,金融領域也是第三方支付未來著重開拓的一個新興市場。
和銀行的競合關系
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也更加激烈和復雜。一直以來,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的關系十分微妙。余晨認為,支付企業很依賴銀行的平臺,不會有正面的競爭。
他表示:"要是銀行不給端口,我們就連飯都吃不了。為什么大家會覺得和銀行有競爭,因為泛泛來講,大家把很多東西都叫做支付。其實是產業鏈不同層面的東西,銀行提供的基礎設施和轉接的端口,我們提供的更多是應用層面的東西。可能支付會有些和銀行的業務有重疊,最多是競合的關系,如果銀行不提供基礎設施的話,我們什么也做不了。"
余晨還認為,第三方支付企業在銀行和商戶之間搭建了橋梁。目前在我國,較有規模的銀行大約有150家左右,但卻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商家有互聯網、移動收款的需求,如果要讓這幾十萬、上百萬的商家去跟每個銀行進行一一對接,這對銀行的IT系統以及服務來說,是一件不堪重負的事情。同時,對于每個商戶來說,這種開發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而這方面卻正是第三方支付企業所擅長的。
艾瑞資深分析師王維東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的意義就是填補銀行服務的空白,而銀行也希望借助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高成長和創新性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但總體來說應該是合作大于競爭的趨勢。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創新和效率依舊是其未來發展的根本,第三方支付與銀行未來將在個人理財、企業金融服務等方面加強雙方的合作。而這種競合無疑會給企業用戶和普通的個人消費者帶來更多益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