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2 01:06:05
4月經濟數據已經逐一公布,無論從總體數據還是某單一指標來看,中國經濟都在加速下行區間運行。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經濟維穩鼓聲急。
上周末(5月18日~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武漢市就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并主持召開河北、遼寧、江蘇、湖北、廣東、陜西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他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據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及時適度預調微調,擴大內需,穩定外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美國投行花旗認為,中國政府將致力于擴大國內需求并穩定外部需求,這暗示政策將轉向捍衛經濟增長。中國國有企業面臨利潤率下降的局面,政府或采取從稅收改革試點到鼓勵鐵路、能源和電信等行業投資等各類措施。
增長目標優先級提升
4月經濟數據已經逐一公布,無論從總體數據還是某單一指標來看,中國經濟都在加速下行區間運行,多項數據創下近3年來最低值。
為更充分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溫家寶在有關企業接連召開3場座談會,與來自重化工、輕紡、高科技、流通等領域的幾十家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從他們反映的情況看,不同行業和企業經營狀況不盡相同,但經營困難的企業有所增加。
六省負責人也在座談會上反映,目前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民生持續改善,但需求不足、部分行業和企業效益下降等矛盾比較突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季度以及4月經濟有些超預期下降,如果剔除閏年因素的話,一季度經濟增長實際已經破八,二季度經濟預期已經由此前的8%下調至7.5%。他說,重工業發展維持低速,而重工業在工業中占比達到70%;消費端下降也超預期,服務業增速跌至1990年以來新低。“外部環境也有很大不確定性,歐洲左翼上臺后反對緊縮政策,未來出口前景還不夠明朗。”牛犁說,考慮到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往調控更側重平衡控通脹、調結構和穩增長三者之間的關系,而現在需將穩增長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光大證券結合溫總理最近兩次調研經濟做了詳細分析,認為這次總理講話中通篇未提及通脹調控的話題,總理措辭的變化顯示了增長目標的優先級已被進一步提升。
擴內需組合拳待出
溫家寶此次赴湖北調研陣容十分龐大,包括央行行長周小川、發改委主任張平和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內的多個分管經濟的國家部委領導均出現在座談會上。
包括花旗、野村在內的多家國內外機構均認為,后續穩增長調控政策將陸續出臺,甚至可能在本周就會有所體現。
光大證券報告提出,在總理口中,預調微調政策的推出時機由4月初講話中的“適時”變為現在的“及時”,政策應對明確為擴大內需,穩定外需,投資和消費將成為穩增長的兩大抓手。
溫家寶在調研中不僅強調要著力擴大內需,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而且還詳盡點出了國家近期擴大內需的路徑。在消費方面,包括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抓緊落實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抓緊確定繼續支持家電下鄉的政策,擴大建材下鄉試點范圍,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投資領域,要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盡快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項目;而在民間投資方面,國家將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中央財政資金還有很大回旋余地,支持‘十二五’重點項目、三農、區域經濟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本身就既包含調整經濟結構和促進增長的雙重含義。”牛犁分析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二季度可能還會陸續出臺一些擴大內需的政策,比如去年年底一些清理整頓的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會加快建設進度,這些措施拉動經濟的效果在短期內就會顯現。
財政和貨幣政策齊發力
從溫總理調研新聞稿來看,政策放松之勢基本已成。此次放松將主要依托財政和貨幣政策激發經濟增長潛力,而非大規模注入財政投資和放松房地產調控。這與目前中國經濟所處的位置有直接關系。牛犁表示,政策是加快預調微調進度,并不是大舉放松。
如果更形象地表述,目前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更多是托住經濟的底,而不是注水。張永軍認為,要吸取此前刺激經濟力度偏大、偏急的教訓,今年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適度調整和相互配合,完成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調研時,溫家寶指出,實施結構性減稅是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要抓緊落實有關政策措施,特別要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擴大試點范圍,切實減輕企業稅負。
牛犁解釋說,減稅也是財政擴張的一種體現,是擴大內需和擴大消費的必需路徑。“現在需要把針對小微企業減稅以及營改增試點效果落至實處,并研究更全面的減稅辦法。”
而在貨幣政策一端,溫家寶指出,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加大對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信貸投放,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牛犁建議,應實行差別利率,降低貸款利率,保持存款利率不變,而且要將企業相關的擔保等融資成本降下來,這些費用在企業融資過程中占到相當大的比重,嚴重影響企業的融資需求。
·相關新聞
樓市政策微調空間有限
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溫家寶總理在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的一席言論,再次引發外界對房地產調控政策轉向的猜想。
在談到房地產政策時,溫家寶表示,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限購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事實上,與今年4月“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表態相比,有分析認為,“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表態較為溫和,或意味著中央對地產調控的力度將有所放松。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前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新開工面積增速等指標均出現明顯下降,這被認為將可能影響今后的市場供應。
對于樓市調控政策的存廢調整與否,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穩增長”并不意味著樓市調控政策的放松,期望政策大幅松綁只是部分人的“一廂情愿”而已。他認為,在本輪調控中的抑制投資和支持合理消費兩大方向上,中央更傾向于“做加法”,即支持合理消費。而像“限購令”等抑制投資的政策不太可能松動。
事實上,在支持合理需求方面,現有的政策仍有調整的空間。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近日表示,房地產領域存在政策微調空間,對于剛性和改善型需求,以及中小戶型商品房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商業銀行可給予信貸支持。
對剛需的支持已經在一些地方推行。本月初,揚州出臺政策,對個人購買成品住房給予現金“獎勵”,并得到住建部官員的認可。而此前,有將近30個城市對樓市政策進行了微調。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向記者表示,為保障剛需入市,地方政府將會修改之前過度嚴格的調整政策。同時,首套房貸款利率可能得到優惠,貸款難度會進一步降低,公積金貸款也可能會繼續提高額度。“只要保證繼續抑制投資,其他的微調基本都是可以執行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