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0 01:33:4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2012年2月6日夜,飛機即將降落太原武宿機場時,透過機艙俯瞰整個太原城,眾多霓虹閃爍交織,在元宵節焰火的映襯下,這座城市的夜景更顯得璀璨奪目。漂亮的夜景證明,作為全國煤炭儲量第一的山西,“電”同樣豐富。
然而在山西這座火力發電非常發達的省份,一家寂寂無名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天能科技,卻創造了多項奇跡。
為揭開“奇跡”的真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奔赴山西,對支撐天能科技業績暴增的太原、朔州、應縣三地光伏系統應用項目展開為期兩周的實地調查,得到卻是觸目驚心的結果:
“金沙植物園第二期所需光伏項目”,該工程的招標時間是2011年10月,且截至記者日前探訪時,工程并未完工。然而,天能科技卻在2011年9月末將該工程的收入予以了確認;
“朔州和諧小區亮化工程”,該工程的招標結束日為2011年4季度,且截至記者探訪日,整個小區配套工程也未完成。然而,天能科技卻已經在2011年9月末將該工程收入予以了確認;
“應縣道路亮化工程”,該工程招標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均為2011年12月,同樣是截至記者探訪日,該工程仍未完工驗收。但是,天能科技早在2011年9月末就確認了收入。
除了虛增收入的典型IPO造假外,記者實地調查發現,被公司包裝為光伏應用的多個成功案例,也是漏洞百出、使用效果堪憂:
“太原高新區60KW電站項目”,這座建在公司大門口的項目,并未投入使用,更像是一個擺設;
“太原高新區公共衛生間屋頂太陽能發電工程”,在太原高新區所有公廁里面,這種太陽能發電公廁只有一個,且每天發電量只能維持一小時;
“太原長風街太陽能路牌燈廣告工程”,在全長約3.6公里長風街,道路兩旁總共有36個長風街路牌廣告,但安裝太陽能路牌的廣告也只有一個;
而“山西省太原市汾河亮化工程、山西省山水庭院智能示范小區5KW離網電站”這兩個項目,記者在實地調查中努力尋找,但這兩個項目卻不見影蹤。
十多天的暗訪、調查,記者發現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這些內幕使一個真實的天能科技浮出水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