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0 01:32:40
每經編輯|天能科技招股書披露
天能科技招股書披露
第110頁:從光伏產業鏈上看,目前本公司已形成135MW單晶硅棒拉制、100MW單晶硅片切割、50MW電池片印刷、100MW電池板組件的生產能力,并具備多個光伏系統應用的成功案例,公司是行業內除多晶硅料生產外涉足環節較為完整的企業。
汾河亮化工程與山水庭院離網電站未在招股書中具體指出,不過在天能科技官網中,這兩個工程被作為工程案例予以展示。官網介紹,汾河亮化工程系統規模為13KW,年發電量為14576KWh。山水庭院離網電站系統規模為5KW,年發電量為5606KWh。這兩個工程的建設地點均為山西省太原市。
NBD記者調查
2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太原市汾河景區,即汾河太原城區段治理美化工程,該工程全長20.5公里,其中太原市迎澤大橋-南內環大橋-長風大橋-觀景橋是汾河濕地公園的主要景區,全長約6.6公里,在這段汾河兩側的所有路燈中,記者沒有發現太陽能路燈。從南內環大橋至觀景橋,記者一路上問了多位濕地公園守護員工,均表示這一路段的路燈均使用普通供電,沒有見過太陽能路燈。不過,在長風大橋至觀景橋之間,記者看見汾河中心有幾處小孤島,其中兩座孤島上有太陽能電池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觀景橋上。該路段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孤島上確實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裝置,但沒有看見過河兩側的景觀照明是用太陽能發電的。當晚,記者再次來到長風大橋-觀景橋路段,晚上的汾河兩岸燈光璀燦,觀景橋段的汾河一側集中了太原市多個標志性建筑,這些建筑在燈光照射下顯得流光溢彩。相比之下,汾河中心利用太陽能照明的孤島顯得暗淡了許多。
次日,記者驅車來到山水庭院智能小區。該小區已有業主入住,后面還有幾棟房屋只完成了主體工程。記者在小區里來回穿梭,沒有發現5KW離網電站。在與多位業主的交談中,他們均表示沒有太陽能發電,家里的供電都來自供電局。
記者來到山水庭院的物業管理處,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小區是太原市智能用電試點小區之一,單晶硅太陽能電站確實有,但還沒有安裝。
調查小結
在對汾河亮化工程的實地探訪中,記者沒有找到屬于天能科技的太陽能路燈亮化工程。迎澤大橋-南內環大橋-長風大橋-觀景橋全長約6.6公里,也是汾河最具人氣的中心路段,天能科技在汾河20公里的沿岸中,亮化工程即使有,也絕非主流。而記者在山水庭院智能小區的調查中,除了沒有發現太陽能5KW離網電站外,小區物管也明確表示,小區有太陽能發電,但還未安裝。
太原當地熟悉光伏行業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山西是煤炭大省,火力發電是其主要途徑,山西并不缺電。由于光伏發電成本超過火力發電,且近年行業發展主要依靠財政補貼等外部支持,內生性增長動力不足。在這一背景下,天能科技光伏系統應用在山西境內本就沒有市場,這一點從天能科技在太原市內的幾個工程應用已不難看出。
但記者在天能科技招股書中發現,其光伏系統業務近幾年增長迅速,偏偏是山西一些事業單位成了其主要客戶。這樣的增長模式能持續嗎?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天能科技也承認組件安裝具有投資額大、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安裝后短期內客戶不會再次大規模采購同類產品。在此背景下,山西境內還有多少有關部門能成為其客戶呢?如果離開山西,天能科技在招投標定價等不確定因素下,又有怎樣的優勢去獲取相應的光伏系統應用訂單呢?依靠當地政府的采購之路究竟能走多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