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利率市場化路徑:先短后長 先局部后全局

2012-03-10 01:26:4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靜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靜瑕 發自北京

是 “刻不容緩”還是 “循序漸進”?在利率市場化推進的探討中,不同的觀點交織在這個問題上。

“銀行的承受能力從來沒有這么高,既然銀行已經出現了市場化的傾向,那為何不趁這個東風推出一些利率市場化的措施呢?”全國政協委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工商聯副主席、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比起金融體制的改革,利率市場化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也更加迫切。”

不過,在其他一些委員的聲音當中,利率市場化本身的推進還需要漸進推進,一般認為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去打基礎。李稻葵提出了“由短期到長期,由局部到全局”的利率市場化推進思路。

利率“悄然”市場化

監管層在存款利率市場化方面并非沒有放開的政策,但是面對存款流失的壓力,銀行在理財產品渠道找到了另外一種“市場化”的方式來吸引客戶。

“實行利率市場化,銀行的利潤會減少,財政收入就可能減少,這或許是要權衡的。但是如果利率市場化不現在跟進,銀行就可能面臨存款搬家。”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副總經理謝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根據銀率網的數據統計,2011年,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9176款,較2010年增長幅度為71.40%。發行規模為16.49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增長幅度高達1.34倍。到2011年底,理財產品資金余額已超過4萬億元。

存款的流失,催生了銀行理財產品的風生水起,這也被市場看做是利率市場化的形態之一。而2012年,銀行拉存款的壓力并未減弱,反而有所增加,這也使得一些銀行人士不斷疾呼要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

“民間借貸實際上就是利率市場化的體現,民間借貸的利率是市場根據綜合因素得出來的綜合利率。”李立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目前民間借貸利率高企,也是因為銀行存貸利率并未完全放開的原因。因此他提出,放開貸款利率,進而放開存款利率,最終形成市場利率體系。

不過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看來,今年推出利率市場化的時機還并不成熟。主要是,目前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正在建設之中,利率市場化將會使很多農村金融機構面臨倒閉的危險。

建議局部地區試點

利率市場化似乎已經是箭在弦上,監管層如何拉弓射箭則成為了推進利率市場化需要思考的問題。全面放開存貸款利率?全國范圍內放開?

“利率市場化現在時機成熟,在商業銀行盈利壓力不大的情況下,應該盡早推行利率市場化。”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曾在小組討論會上表示,利率市場化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不可能在幾家銀行之中試點。但是利率市場化在地區上的試點,閻慶民則認為可行。

“由短期到長期,由局部到全局”是李稻葵提出來的利率市場化推進方案,即先試一試,選一些金融相對而言不是很活躍的地方,短期的存款產品放開利率的上限。

李稻葵告訴記者,“局部是指,我們選一個地區,不能夠像溫州那么活躍,而實體經濟比較發達,金融業相對比較封閉的地區,對這些地區的銀行實行相對寬松的政策,利率可以自己定。”

李稻葵稱,之所以不先選擇溫州,主要是溫州利率一旦放開,就會吸引全部的資金進入。在局部試點的過程中,他還建議利率市場化可以先從3個月、6個月開始,再逐步放開。

閻慶民也認為,資金具有逐利性,哪里的利率水平高,資金就往哪里走,即使試點,期限也會縮短。

“現在利率市場化可能就是局部的市場化,有條件的市場化。我們希望在‘十二五’期間會有所突破,即使是局部的利率市場化也行。”謝衛對記者表示。

促中小企業信貸公平

市場呼吁利率市場化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在爭取銀行信貸資金上面具有較為明顯的不均衡。

“我覺得到了改革的時機,銀行的盈利能力已經得到了大大提升,不能夠再保護他們了。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很多企業都在借高利貸,在銀行貸不到錢,所以才會去借高利貸。如果推動利率市場化,可以促進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李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推進利率市場化,可以一方面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第二個方面能夠縮小貧富差距。

全國政協委員、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原總裁梅興保也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中認為,利率市場化要加快推進,很多中小企業通過高利貸,資金成本高于大企業成本,監管部門應審慎推進利率市場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