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政協常委黃代放:民企的“野生區”生存環境在惡化

每經網 2012-03-06 09:45:47

每經記者 李玉敏 發自北京

 “兩會”間隙,全國政協常委、江西省工商業聯合會主席、泰豪集團董事長黃代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民營企業猶如野生區環境中生存的動物,但近年來野生區的環境更惡劣了。

黃代放是我國中部省份中,首位以民營企業家身份擔任省工商聯會主席的人,他執掌的泰豪集團涉及智能節能、電機電源、軍工裝備、軟件動漫、創業投資等多個領域。作為民營企業家中的佼佼者,在繁忙的“兩會”間隙,他能抽出近一小時的時間和記者細聊他一直關心的民營企業的生存現狀、融資困境等問題。

政府應創造適宜的生存環境

NBD:記得2010年您曾在北大一次演講中提到“很多民營企業是在野生環境中生存”,作為江西省工商聯主席,您對民營企的生存現狀是非常了解的,兩年以后不知道您怎么看現在民營企業的生存現狀?主要面臨哪些問題?

黃代放:原來的野生區還帶一點自然性,現在的野生區的環境更惡劣了,因為很多自然的屬性已經慢慢淡化了,更多的是人為在控制。因為政府配置資源的作用似乎是越來越大了。政府配置資源的力量越強,市場配置資源的力量就越弱,市場力量弱了競爭就不充分,野生的自然環境就被破壞了,這樣企業的生計就會受到影響。權力配置資源,離權力近的企業就得到好處,完全市場競爭的企業就會失去機會。

NBD:在銀根比較緊的情況下,從銀行貸款比較困難的中小企業被迫轉向民間高利貸,但是民間高利貸也是飲鴆止渴,高額的利息也會把企業逼死逼死。在您看來中小企業小企業如何跳出這一困境?

黃代放:如果說企業是野生環境中的動物,當氣候變化太快,要么事前準備好棉衣,要么增強抵抗能力,當然也可以逃離。借民間高利貸不如把股權擴大。或把項目賣掉。

NBD:提到野生環境,動物最重要的是要敏捷。是不是相關企業對這種風險的認識也是不到位的?

黃代放:應該來講,是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政府不要人為使環境波動性那么大,要提供一個適宜企業生存的環境。環境有春夏秋冬,要使得冬天不要太寒冷,夏天也不要太熱,這樣的話企業就會活得更好一點,平均壽命會更長一點。中國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歲。

另一方面,我們企業要做好應對,環境中總會有暴風雨暴風雪。

NBD:但是您好像不同,泰豪一直跟著國家產業鼓勵的政策在走,不斷涉足新能源、文化創意領域。都是有十足的把握才進去還是有冒險成分?

黃代放:我們比較傻吧。跟著政策走,政策鼓勵的就干,不鼓勵的就不想。跟著政策走,需要企業有將強的戰略目標管理能力,我們就是在不斷地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的實現整合資源。最早期,我們主業做軟件,什么行業的應用軟件我們都做,都能賺錢,到2000年以后,再做軟件,就要做專做精,不能什么都做了,所以我們現在只做電力軟件。

中小金融機構牌照應放開

NBD:現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主要面臨哪些問題?融資難是主要問題嗎?

黃代放:中小型民營企業主要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生存環境的自然屬性減弱了,造成經營不透明、不規范、無信用記錄,銀行無法判斷貸款與否;另一方面是面對小微企業服務的小型銀行不足,應放開小型金融機構牌照。

NBD:金融壟斷的打破,很多人呼吁民企民資進入金融領域,你怎么看?

黃代放:不是民間資本沒有進去,而是中小銀行牌照沒能放開。應盡早建立準入和退出機制,不要學創業板公司上市,有準入但至今沒有退出機制。

NBD: 假如中小銀行牌照放開的話,泰豪集團會進入金融領域嗎?

黃代放:有機會還是應進,這樣為中小企業服務更直接。我希望能為中小企業多做點服務,但現在我們更多是道義上的呼吁,改革上的呼吁。現在城市里面搞了很多小額貸款,很多搞得不錯,也有準銀行的性質,好的應該支持轉型。

NBD:泰豪涉足的都是新能源新技術,環保和科技相關的行業,對于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的發展前景您怎么看? 

黃代放:銀行是趨利的,他也是市場參與主體,所謂科技、綠色貸款是國家政策支持的,銀行可能也會突出向一些科技型企業、三農企業、文化企業發放一點扶持性的貸款。但是,只要不是政策性銀行,這些行為都有作秀的嫌疑。國家對新興產業的支持,應以政策性銀行為主,比如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國家開發銀行可以單獨拿一部分信貸規模來做這些業務。

NBD: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相反的是,去年148家上市公司放貸超300億元,表面上是企業的不務正業,但是反映了虛擬經濟過于繁榮,實體經濟不掙錢的尷尬現狀,您認為,怎么樣才能引導企業回歸實體經濟?

黃代放:上市公司放貸,我認為主要是股票發行超募造成。因為這幾年股票發行,經過改革以后,企業的超募現象很嚴重,這是不正常的。反過來講,我們能不能根據企業的項目用資,根據發行價格的確立以后,來減少發行的數量,或者要求分期發行,這樣就不會有那么多超募現象了。

第二個我認為實體經濟沒有虛擬經濟跑得快,在這個野生環境中,動物要生存就要敏捷,就是要跑得快。實體經濟大多要購設備、又要建廠房,尤其是工業企業在危機來臨時是最困難的,有的時候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虛擬經濟就不一樣,風險一來臨,馬上就可以把這個項目賣掉。要企業回歸實體經濟,地方政府應該對這種“生根”的企業進行“呵護”,而不是“虐待”。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