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劉奇葆:四川要努力走出一條西部開放之路

人民日報 2012-03-04 18:07:10

在川落戶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達到173家,居中西部首位。外商投資的快速增長和外資企業的加速落戶,帶動了外國機構的迅速跟進

三、主動推進多層次多區域合作,在更大范圍分享發展機遇

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明顯趨勢。多區域合作是我們面臨的新興機遇。促進區域合作,形象地講就是“入伙”,就是積極參與進去,謀求共贏發展。近幾年來,四川把加強區域合作作為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內容,推動區域合作、次區域合作、泛區域合作、國際區域合作取得明顯成效。

加強同周邊省區市的合作,主動融入泛珠三角合作,有效對接長三角合作。充分利用國家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實施的重大機遇,強化川渝兩地“一家親”的歷史觀、“一體化”的發展觀,主動推進務實合作,共同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增長極和經濟中心。鞏固和深化災后重建對口支援成果,與對口支援省市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和長期合作機制,推進由援建到合作、對口到全面、重建到發展的轉變。與香港、澳門和臺灣的合作交流取得重大突破,四川已成為西部地區臺資企業最多、投資額最大、對臺交流品牌最多的省份,港澳物流、商貿、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向四川轉移已具有一定規模。

堅持拓寬視野、敞開大門,在世界舞臺上廣泛開展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聚集發展要素,拓展發展新空間。加強與東南亞的合作,積極融入東盟自由貿易區,促成新加坡與我省共建新川創新科技園重大合作項目,努力建設中國西部高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集聚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密切與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經貿交流,開通了成都至班加羅爾的國際航線,引進維布洛等印度軟件公司進駐四川。同時,加強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四川的開放水平和國際化水平。我們充分吸收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時代前沿的發明創造,使四川更加主動、更為全面地融入全球現代產業協作和市場體系,成為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科技、產業、資本、人才的匯聚之地。

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是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一張重要名片。我們堅持“共辦、共享、共贏”的原則,突出“專業化辦展、品牌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國際化拓展”的方向,不斷提高西博會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水平,努力搭建西部和四川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廣闊平臺。近五屆西博會累計簽約投資項目2.6萬億元,貿易成交額7000多億元,貿易簽約額僅次于廣交會。西博會不僅萬商云集,而且各國政要和國際組織代表熱情參會,成為了投資促進平臺、貿易合作平臺和外交服務平臺,有力提升了四川和整個西部地區的開放形象和國際影響力。

四、實施外資外經外貿“三外”聯動,不斷提高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

隨著國內外重大產業加快向西部加快轉移,西部地區外貿出口、利用外資所占份額持續增加。四川堅持“三外”聯動,把引進外資與促進外貿、加快外經結合起來,推動經濟發展外向度不斷提高。近年對外貿易呈現出“高于全國、優于西部、逆勢增長”的顯著特點,2011年全省進出口總額近500億美元,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在外貿規模大幅度增長的同時,貿易結構顯著優化,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躍居全國第九位,服務貿易也有較快發展。在川落戶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達到173家,居中西部首位。外商投資的快速增長和外資企業的加速落戶,帶動了外國機構的迅速跟進。美國、德國等9個國家在成都設立領事機構,進入四川的外資銀行已有12家,外資或合資保險公司已有12家,均居中西部首位。通過重大裝備出口帶動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去年實現營業額突破50億美元,“走出去”邁出實質性步伐。

對外貿易是內陸對外開放的重要標志,四川經濟的外向度還相對較低,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巨大。要按照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要求,適應國際經貿形勢的變化和挑戰,啟動實施自主出口品牌培育、境外營銷網絡構建、國際電子商務發展“三帶動”的外貿創新發展戰略。堅持把外向型產業培育與成渝經濟區“深化內陸開放試驗區”建設、全省重點產業園區建設、出口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設、國家推動戰略性產業國際化發展等有機結合起來,在全省選擇培育一批外向型產業園區。堅持吸收外資與對外投資并重,抓緊構建“走出去”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具有四川特點的對外經濟合作體制機制。

五、著力優化發展軟硬環境,為全面開放提供堅實保障

開放的競爭,說到底是環境的競爭。推進四川全面開放,首先要破解交通不暢、物流成本高、配套服務能力不足等瓶頸。著眼提升內陸開放合作條件,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重中之重,打造便捷的交通物流硬環境,優化高效的政務服務軟環境,創造和發展競爭優勢。

著力破解“蜀道難”,加快開放通道建設。我國向東開放靠海港和船舶,向西開放要靠航空、鐵路和高速公路。我們全力推進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努力變全國路網的“西部終端”為“西部中樞”,全省鐵路、高速公路通車和在建里程已居全國前列,成都雙流機場已成為全國第四大航空樞紐。交通條件的顯著改善,拉近了四川與外部世界的時空距離,對推進開放合作、發展通道經濟創造了條件。要繼續加快向西向南國際大通道和口岸建設,特別是以泛亞鐵路建設為契機,形成連接華南、貫通亞歐的大陸橋,開啟新的南北“絲綢之路”。同時,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面向全球打造長運距、大容量、低成本、高速度的國際物流鏈條,構建加快融入世界的綜合交通體系。

著力推進改革創新,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通過近年來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等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海關通關效率從2008年的12.5小時縮短到0.5小時。四川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高效務實的政務環境和創新創業的商務環境得到普遍認可,國內外客商一致認為,震后的四川依然美麗,震后的四川更加安全。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動四川全面開放,需要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服務環境,完善政策措施,構建有利于擴大開放的大環境。要重點培育國際化的商品市場、人才市場、金融服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構建功能齊備、城鄉統籌、開放有序的市場服務體系。要強化開放型產業園區載體建設,增強承接和承載能力,形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產業服務體系,把四川建設成為西部內陸的外來投資首選地。

(作者為中共四川省委書記)

責編 涂勁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