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2 01:27:5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生 李曉霞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生 李曉霞發自北京
昨日(2月21日),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32國代表齊聚莫斯科,共商歐盟強征航空碳稅的對策。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莫斯科會議實際上是一個閉門會議,不對媒體和外界開放。因此截至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截稿,尚無任何會談內容對外公布。
中航協市場研究部部長朱慶宇昨日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次出席莫斯科會議談判的不包括中航協人士,而是以中國政府層面的人士為主導。
繼美國、中國政府先后明確指令嚴禁本國航空公司參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之后,俄羅斯航空公司20日也聲稱,由于俄羅斯政府認為歐盟ETS不公平,故可能出臺法案禁止本國航空公司加入ETS。
朱慶宇對記者分析表示,之所以召開閉門會議,因為涉及的32國既包括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國家,利益受害程度也各有差別,因此各個國家雖然在反對ETS的立場上一致,但仍然需要根據自己的立場、利益做出判斷、溝通,以期最后達成維護共同利益的契合點,采取一致的、比較有效的行動。
“例如美國就側重抨擊歐盟ETS的‘不合法’”朱慶宇說,基于不同的側重面,在討論反對ETS的對策中,包括表述方式等,各國都要進行充分協商和細致交流。這也是32個國家之間閉門會談可能需要權衡磋商的原因所在。
此外,在閉門會議召開之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飛行環境總監保羅·施蒂爾最新表示,歐盟總部已達成共識,要通過國際民航組織 (ICAO)解決爭端。因為,在強烈的抵制下,歐盟也認識到,充分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全球性解決方案的討論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此前,歐盟也曾提出,“如果今年各國在創建全球排放控制體系上能取得顯著進展,歐盟或將暫停實施要求航空公司為其溫室氣體排放承擔責任的新法規的部分內容”,這被外界視為某種程度的“松口”。與此同時,在歐洲人們也認為,在ICAO的框架下提出方案,雖然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是會產生好的結果。
不過,對于上述跡象,在閉門會議的真正討論結果出來之前,業內仍抱有各種擔憂。據俄羅斯交通運輸部透露,在22日下午可能會舉行一場關于會議結果的新聞發布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