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三七價格5年漲10倍 天士力等藥企云南文山圈地種植

2012-02-22 01:23:2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林鵬 實習生 洪曉欽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劉林鵬 實習生 洪曉欽發自成都

云南正在遭遇三連旱,三七產業鏈上的各路人士再次繃緊了神經。

“2007年三七價格最低的時候僅為現在價格的十分之一。”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長崔秀明昨日(2月21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連續多年的大旱使三七的產量與需求量之間有一個不小的缺口。如果今年的旱情持續,將會進一步推升價格。相關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文山三七價格每公斤已經漲了100元。

昨日下午,文山州三七特產局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為了節約成本、把控質量,天士力、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山和黃中藥)等多家國內知名藥企已經或正謀劃到文山建立自己的種植基地。

供需矛盾未解

公開資料顯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是中國特有的名貴中藥材,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產地和原產地,種植歷史已達600余年,素有“三七之鄉”的美譽。前述文山州三七特產局工作人員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截至去年底,文山州的三七種植面積達9.79萬畝,有7000多個種植戶,總產值超過42億元,產量占到全國的九成以上。此外,國內以三七為原料的藥企有上千家。

“連續三年干旱使三七的產量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對三七整個產業鏈深有研究的崔秀明表示,去年文山三七產量為470萬公斤,需求量卻達到700萬公斤,缺口超過200萬公斤。干旱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一直處于高位。2007年價格最低的時候,才是現在價格的十分之一。

長期關注中藥材價格走勢的中藥材天地網信息部主任蔣爾國昨日(2月21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在2007年價格比較低的時候,三七(80頭)每公斤才四五十元,2009年開始瘋漲,目前已漲到近500元/公斤。

“據我們監測來看,供需矛盾是價格上漲的主因,旱情只是助推因素之一。”蔣爾國稱,2006年~2007年三七的價格非常低,許多“七農”因虧棄種,種植面積驟減,此后價格回升,“七農”擴大種植,但三七有一個生長周期,產能不能短時間恢復。

是否有炒作成分?

就三天前,云南省藥材商會發出警示稱,受連續3年干旱影響,云南中藥材產量不斷下滑,全省200多種中藥材價格不斷攀升。該機構統計,目前市場上的中藥材品種80%都在漲價,年平均漲幅在30%左右。而據云南文山一位藥材商人介紹,由于嚴重缺水,三七種植無法育苗、保苗,很多農戶只能聽天由命,三七產量急劇下滑。

去年康美藥業被曝囤積數百噸三七,并獲利1.2億元。現在價格處在高位的三七的背后是否仍有囤貨炒作者的身影?

對此,崔秀明表示,現在三七價格處于高位,藥企肯定不會在此時囤貨,如果此時囤貨炒作一旦價格回落,藥企將損失慘重。蔣爾國亦認同崔秀明的觀點,他表示,目前未見藥企囤貨炒作的跡象。

此外,一家藥企的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三七價格暴漲,該廠生產的復方丹參片幾乎無利潤。在價格如此高的時候,今后大幅跌價的可能性很大,企業肯定不敢貿然囤貨。不過他們尚有一年的三七儲備。

蔣爾國認為,三七短期內還會有一定的漲幅,估計明年供不應求的狀態將會得到緩解。從目前來看,雖然云南再遇旱災,但是由于三七還未到出苗的時間,所以現在尚未有大的影響。不過,如果旱情持續一個月以上,將會對三七的產量造成較大的影響。

藥企“跑馬圈地”

三七價格的漲跌不但牽動資本市場的神經,更是牽動著上千家以三七為原料的藥企的神經。

昨日 (2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包括天士力、白云山和記黃埔等多家國內知名藥企已經或正謀劃到文山建立自己的種植基地。

文山市政府網的信息顯示,從2010年起,天津天士力集團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云南天士力三七種植有限公司出資1.36億元,擬用7年時間(2010年至2016年)建設三七良種育苗基地1080畝、三七生產基地5400畝,項目建設達到設計目標后將年產優質三七450噸、儲備三七藥材100噸。天士力成為國內第一家到文山市投資三七種植業的制藥企業。

此外,天士力公告顯示,公司同意向云南天士力三七種植有限公司增資13132.58萬元,由其具體負責實施“三七藥材儲備及種植基地建設”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昨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天士力董秘辦,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

由廣藥集團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與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合資成立的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就已謀求在文山州建立三七中藥材種植基地。當年3月,公司公告顯示,白云山和黃中藥與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人民政府于2010年3月草簽框架協議,雙方共同在云南文山州進行萬畝三七GAP產業化示范基地——文山白云山和黃中藥三七GAP產業化基地建設。

昨日,白云山和黃中藥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文山州的三七種植基地的項目在穩步推進中。此外,相關媒體報道稱,麗珠集團、梧州制藥到文山洽談基地建設也正浮出水面。

該人士表示,公司希望三七的價格處于一個平穩的狀態,從長遠來看,三七價格的暴漲或暴跌對整個產業鏈都是一種傷害。三七的暴漲給一些以此為原料的藥企帶來了很大的成本壓力。這正是藥企爭入文山圈地種植的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