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12-26 22:40:31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隨著主權債務違約風險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家央行不會購金熱情高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央行11月份繼續增持黃金,其中土耳其的黃金儲備增長30%,增幅最大。
數據顯示,土耳其11月份黃金儲備大舉增加132.8萬盎司,從10月份的442.9萬盎司增至575.8萬盎司。
緊隨其后的俄羅斯11月份黃金儲備增加8.1萬盎司,至2808.6萬盎司。年初以來俄羅斯黃金儲備逐月上升,截至目前已經累計增加了11%。
塔吉克斯坦較上月增持1萬盎司黃金。馬其頓、白俄羅斯、毛里求斯和希臘的黃金儲備也小幅增長,墨西哥和斯洛文尼亞的黃金儲備則略微減少。
2009年三季度,全球各國央行從黃金凈賣方轉為凈買方,近兩年雖然金價居高不下,但各國央行依舊堅守在黃金大規模競購行列,給市場投資者帶來強烈的心理暗示。
世界黃金協會2011年三季度的黃金需求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隨著央行繼續加大總儲備資產中的黃金配置比例,其凈購入總量達到了148.4噸。
另據數據顯示,IMF此前委托在場外市場拋售的400噸黃金已經悉數被新興市場國家收入囊中,
美銀美林此前發布報告認為,發展中國家的黃金儲備的均值不到外匯儲備的2%,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持有量。如果金磚國家增加黃金在其外匯儲備中的比率,從2.4%的均值升至5%,就將用完全球全年的金礦產量,顯著提升金價。
倫敦金近期穩定在1600美元/盎司附近,截至上周五(12月23日)收盤,倫敦金報1607.06美元/盎司,漲1.56或0.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