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中國忠旺 “中國制造”力破“雙反” 搶占全球競爭制高點

2011-12-22 01:08:39

匯率戰陰影未消,又添貿易戰愁云。美國剛剛修改國內的“雙反”措施相關規定,就對中國的產品再次揮舞起貿易保護大棒。美國商務部于當地時間11月9日的一紙公告,將價值近20億美元、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案推至正式立案程序,而這只是近年來以歐美為首的發達國家,對我國不斷設置貿易壁壘,頻頻制造“雙反”調查和裁定的一個案例而已。

筆者深入調查發現,正當對華“雙反”成為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殺手锏時,以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忠旺”,01333.HK)為代表的一些“中國制造”企業從容應對,通過策略調整逐漸走出了“雙反”陰霾,深入分析其破障“雙反”的模式和路徑,可為受到類似影響的企業帶來有益的啟示。

“中國制造”頻頻受挫

截至今年11月2日,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3萬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分析人士稱,在外貿增速創下新高的同時,更要時刻警惕來自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揮起的貿易保護主義大棒。

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8月到2010年6月,近32年間,歐盟對華貿易救濟措施案件共157起,其中包括152起反傾銷案和1起反補貼案,我國連續16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5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各種貿易救濟措施案件也從最初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高科技產品,涉案金額突破了40億美元的大關。

特別是2006年遭到具有風向標意義的美國對華出口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后,世界各國針對我國出口商品的貿易摩擦,從單純的反傾銷發展到“雙反”聯合訴訟。

所謂“雙反”調查,是指對來自某一個(或幾個)國家或地區的同一種產品同時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當進口產品以傾銷價格或在接受出口國政府補貼的情況下低價進入國內市場,并對生產同類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威脅的情況下,世界貿易組織(WTO)允許成員方使用反傾銷和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恢復正常的進口秩序和公平的貿易環境,保護國內產業的合法利益。

有關領導在全國反補貼應對工作會議上用“數量多、頻率高、影響大、花樣多"十二字為頻繁的貿易摩擦做了定性判斷,并指出我國已成為貿易摩擦的第一目標國和最大受害國。

眾所周知,金融危機的爆發,更是讓中國出口產品成為眾矢之的。世界銀行發布的監測全球貿易保護措施的《臨時貿易壁壘數據庫》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新發起的包括反傾銷、反補貼和特保案等在內的臨時進口限制貿易救濟案同比下降20%,但我國出口商卻繼續成為貿易救濟調查案的頭號目標,47%的新發起貿易調查與82%已完成的貿易調查均針對或涉及我國。

受此影響,中國企業市場損失不可估量。

今年3月29日,美國商務部做出對中國出口美國的部分鋁型材產品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的最終裁定,對包括全球第二大、亞洲及中國最大的工業鋁型材研發制造商——中國忠旺在內的企業出口美國的部分鋁型材征收33.28%的反傾銷關稅及374.15%的反補貼關稅。

至此,中國鋁材生產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以中國忠旺為例,2009年該公司出口美國的鋁型材銷售收入達56.58億元,占其整體銷售收入的40.8%;由于受到“雙反”調查的影響,2010年中國忠旺對美出口的鋁型材銷售收入減少至30.67億元,占其總銷售的比例降低至29.1%。

摩擦增多后的絕地反擊

“中國制造”為何成為美國、歐盟及其他新興市場劍指的矛頭?

據美國商務部披露的一份針對中國鋁材涉及 “雙反”調查的數據顯示,2007年至200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鋁型材增長了90%,2009年的進口額約為5.14億美元。“貿易保護、匯率因素及政治考量才是鋁材行業遭遇此次美國‘雙反’調查的主因。”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薛榮久強調。

除價格因素外,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還未被歐美等大國承認,當反傾銷、技術性貿易壁壘、匯率壓力、知識產權等工具都無法遏制中國出口,歐美國家就樂此不疲的援引反補貼工具來打擊中國的外銷產品。而且歐美經濟大環境正使其貿易政策向畸形發展。債務危機、高失業率以及經濟放緩,促使歐美領導人將內部矛盾向外轉化,預計今后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愈演愈烈。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也與“雙反”有著密切的關系。

從2009年12月份開始,外貿出口連續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出口量超過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這種持續的增長無疑給中國的對外貿易帶來巨大的壓力。

受“雙反”影響,多家“中國制造”企業海外市場份額急劇萎縮,唯有戰略轉型才能應對不利局面。筆者對“雙反”裁定的行業進行梳理后發現,中國一些優秀企業在遭遇雙反制裁之后及時調整發展戰略,通過發展高端產品來取得市場主導權,但絕大多數企業不得不面臨殘酷現實,在貿易爭奪戰中被“清洗出局”。這期間,中國忠旺戰略轉型的模式值得中國制造業借鑒和參考。

戰略轉型提升產品競爭力

中國忠旺執行董事兼副總裁路長青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指出,集團戰略轉型的思路頗為清晰,一方面中國忠旺將逐步形成以中國市場為主、海外市場為輔的市場格局,另一方面更專注于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通過拓展深加工技術,繼續向產業鏈高端延伸。

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已成為中國忠旺最主要的收入及盈利來源。截至2011年9月30日,來自中國市場的收益為人民幣66.3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2%。媒體評論稱,中國忠旺已經走出低谷。與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二季度業績顯著改善,預期第四季度的利潤水平將進一步明顯提升,這不僅進一步印證了忠旺戰略轉型的正確性,同時也使忠旺堅定了繼續走高端路線占領高端市場的信心。

對于因“雙反”而受挫的海外市場,中國忠旺正積極轉變產品策略,力求二次進入美國市場。據悉,該公司已于去年年末開始向美國市場小批量出口工業鋁型材深加工產品,隨著公司大型深加工設備的投產,預計深加工產品明年的出口銷售將實現大比例增長。“‘雙反’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忠旺對其產品結構的調整。調查主要針對建材和一些普通的工業型材,受影響的僅1、3、6系合金產品,而2、4、5、7四個高端領域的合金系列并不包括在‘雙反’調查范圍內,未來忠旺會加大以上四個系列的產品比重,以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策略,來規避海外市場對常規產品的貿易壁壘。”路長青說。

更為重要的是,“雙反”推動中國忠旺建立多元化的市場格局,促使中國忠旺利用現有的在鋁型材領域的技術優勢及客戶資源,拓展具備協同效應的高附加值鋁壓延材(鋁板)業務。2011年10月17日,中國忠旺發布公告,斥資38億美元從德國、美國等國家購買鋁壓延材設備,用于發展其第一期180萬噸產能的高端鋁板業務。此舉引起全球同行業的驚嘆,按照忠旺的規劃,公司高端鋁板業務第一期180萬噸于2014年開始相繼投產,2018年落實整體300萬噸產能。按此產能規劃,屆時,忠旺將成為全球擁有同行業領先設備的第一大鋁板制造商,從而改變中國高端鋁板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路長青對筆者強調:“落實發展高端鋁壓延材項目是集團于鋁加工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工業鋁合金產品作為一種節能環保的新材料,目前在我國交通運輸、機械設備及電力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比例明顯滯后于歐美等國家。隨著中國經濟及消費增長,和低碳環保政策的推廣,這些都為中國忠旺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機遇。”

而歸納中國忠旺的轉型路徑不難發現,該企業正在構建工業鋁型材、深加工產品和鋁壓延材三大核心業務模式,即以工業鋁型材為基礎,持續優化大截面、高精密產品的產能,隨著今明兩年新增18條75MN以上大型設備的相繼投產,2012年底工業鋁型材年產能將提升至100萬噸。此外,中國忠旺還輔以深加工產品以及鋁壓延材產品,使集團的全球競爭能力得到有力增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