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稀土出口連續兩月回升 難改出口配額過剩定局

2011-12-22 01:07:5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在政府調控、游資炒作等因素下,稀土價格今年經歷“從天堂到地獄”的過程,但全年出口配額剩余或已成定局。

12月21日,中國海關統計咨詢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中國共出口稀土礦、稀土金屬和混合物49061噸,同比下降7.3%,但較1~10月份8.2%的同比降幅收窄。具體為,11月份中國出口稀土4088噸,較10月份回升7.3%,為連續第2個月出現回升。

對于出口量接連出現兩個月回升,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稱,“年底備貨對于稀土的需求會有所增加,比如泰國洪水的硬盤危機已經過去,現在要重新開工的話,這一塊對釹鐵硼的需求增加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在國外需求下降和海關限價雙重影響下,稀土出口形勢陷入低迷仍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但在整體國際經濟形勢影響下,中國的稀土出口也開始遇冷。”12月21日,杜帥兵分析稱,歐洲市場經濟下滑導致稀土需求疲軟,這讓國內企業的接單大幅下降。

與稀土需求形勢不見好轉相比,海關限價帶來的影響,更讓不少企業有“切膚之痛”。有國內稀土出口企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稱,除了需求繼續不暢,海關限價對企業出口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價格倒掛讓我們很難做,以氧化鈰為例,今年第三季海關出口價也就是海關限價的公斤價為138美元,但10月份的海外成交價也就55美元左右。”

資料顯示,海關規定某種稀土產品不得低于一定的價格,如果企業要與外商的交易,不得低于海關限價。雖然目前國內稀土價已經下降,但由于稀土價前期一直較高,海關對一些稀土品種的限價并未隨之下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已有企業著手調查到更多國際稀土市場的價格,希望可以申請海關限價能夠盡快下調。

對此,杜帥兵分析稱,“海關限價影響稀土出口不假,但如果海關限價下調后,對稀土出口的影響可能更大,因為做生意的通常買漲不買跌,原本接單的客戶可能考慮海關限價是否繼續下調,由此推遲接單的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