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1 01:27: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在通脹壓力逐漸緩解之際,業界喊出PPI跌速可能超過CPI的聲音。
商務部11月29日公布價格監測數據顯示,上周(11月21日至27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生產資料價格小幅走低。其中,有色金屬價格下降1.7%、化工產品價格下降0.7%、鋼材價格下降0.5%、建材價格下降0.3%、礦產品價格下降0.3%、能源價格下降0.1%、橡膠價格基本持平。
此前兩周,生產資料價格在連續小幅下跌8周后有所反彈,但經歷短暫反彈后繼續下行其實并不令人意外,理由是經濟先行指數PMI中象征企業成本的購進價格指數10月終值僅為46.2%,比上月回落10.4個百分點。
“11月PPI同比較上月將會出現2個百分點左右的下降,從上月的5%下降到2.9%。”昨日(11月30日)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還表示,11月官方PMI也將繼續下探0.3個百分點。
此前,國家統計局11月26日公布的工業品出廠價格顯示,絕大多數工業品比半個月前均有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煉鋼用鐵礦石塊礦比15天前下跌了8%。
另一個壓制生產資料價格的外力源自節能減排,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介紹,第一個季度單位GDP能耗只降低了0.8%,到前三個季度達到1.6%,距離今年要完成3%~3.5%的任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分析人士說,各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對轄區內企業特別是高耗能企業的生產節奏將進行限制,進而導致生產資料的需求減少。
盡管11月份剛剛結束,但很多機構的數據預測已經浮出水面,大家普遍認為11月CPI將會再下一個臺階,落至4.5%左右,相比之下,PPI回落速度將快于CPI,同比增幅或直接從10月的5%墜至3%左右。
長江證券報告稱,受到庫存減少、原材料價格上升以及國際大宗價格回升的影響,鋼鐵、部分基本金屬的價格小幅回升,而橡膠、尿素、水泥、焦炭等價格則繼續下跌。11月PPI預計同比增幅為3.5%左右,下滑過程持續快于CPI。
在綜合10月中旬以來生產資料價格下滑的有關信息,并考慮基礎原材料價格變動在下游加工工業品價格中反應存在時滯的因素后,魯政委分析說,11月PPI環比可能與10月基本持平,約在-0.5到-0.9%的區間內,中值-0.7%。但因基數較高,同比下行幅度將更大,預計會落入2.7%~3.1%區間內,中值2.9%,將創23個月內最低水平。
“PPI回落速度大于CPI是正常的。”中投顧問分析師白朋鳴認為,當前經濟政策對PPI的抑制作用明顯,PPI和CPI指標雙雙回落意味著通脹治理獲得階段性成效,PPI的下降在正常的預期之中。
他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說,如果PPI下跌幅度超過預期,說明實體經濟發展遭遇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大,有通貨緊縮的風險,甚至可能造成實體經濟局部崩盤。
PPI、CPI紛紛坐上“滑梯”,或表明通脹已經不是當前乃至明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有機構認為,決策層也可能會把更多目光投向防止經濟增速下滑過快的風險中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