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0 23:45:35
 
        
        每經記者 李智 盡管已到周末,但創業板注定不會平靜。
據多家媒體報道,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昨日(18日)公開表示,將盡快出臺創業板退市制度,啟動創業板公司非公開發債工作。同時,將加大發行審核改革力度,并持續對內幕交易保持高壓態勢。
對此,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退市制度可能會帶來一些陣痛,但能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更注重上市公司質量,同時倒逼創業板上市公司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基本面建設上。
將向社會征求意見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經過近兩年的反復研究和調研,深交所提出了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針對現行退市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創業板自身特點,擬從增加退市標準、完善恢復上市審核標準、縮短退市時間、改進退市風險提示方式、設立單獨的板塊和退市后的去向安排等主要方面對創業板退市制度進行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該負責人還指出,退市制度改革將先在創業板探索試行,方案將在進一步論證的基礎上盡快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對于這則消息,業內專家給予了充分肯定。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這種方式可以借鑒全民的智慧,不僅對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建立有好處,對于現有的主板退市制度,也能進行有效的補充和完善。
他還指出,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推出,能夠形成一種約束。一方面約束創業板上市公司,使其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更加重視日常經營;另一方面也是約束普通投資者,更加注重投資公司基本面的情況。
融資渠道趨于多樣化
證監會日前關于啟動創業板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債券工作的公告,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有何意義,IPO募集資金已經較多為何還允許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等問題,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創業板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相對較小,先允許部分符合條件的創業板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債券,適應其持續融資需求,有利于促進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規范發展,進一步支持自主創新和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多渠道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此外,創業板公司普遍存在“輕資產”、資產負債率偏低等特點。通過發行公司債券,可以在股東持股比例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實現公司良性發展。
該負責人同時稱,目前允許創業板公司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有利于完善創業板市場制度體系;二是有利于滿足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發展的需求;三是有利于引導創業板公司在首發環節的融資預期。允許創業板公司非公開發行債券為創業板公司持續融資開辟了渠道,這有利于引導創業板公司根據生產經營發展需要合理確定融資規模,抑制在首次公開發行時“一次募足”的沖動。
李大霄認為,這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目前創業板公司融資渠道比較單一,而通過發行公司債這個渠道,不僅能夠解決創業板再融資的問題,還能有效改善過度依賴股權融資的情況,緩解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