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10月理財產品發行降溫預期收益率先抑后揚

2011-11-15 01:19:17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靜瑕  發自北京

    銀行理財的“季末效應”在10月份得以降溫。

    根據盛世普益統計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共71家銀行在境內發行1512款個人理財產品,較9月減少263款。其中,67家中資銀行發行1477款,中資銀行中的6家國有銀行發行571款,占發行總量的37.76%,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586款,占發行總量的38.76%,4家外資銀行發行了35款。

1月期以下產品占比下跌明顯

    近日,銀監會在2011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指出,要健全科學的流動性考核體系,嚴格執行存貸款指標日均考核要求,嚴禁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品變相高息攬儲、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

    某國有大行地方分行的理財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趨勢,存在沖時點攬儲的因素,特別是在考核期末,銀行往往會發行更多的“超短”理財產品以吸引客戶。

    不過,根據上述統計數據,原本在9月份有明顯上漲趨勢的1個月以下期限產品,在10月份其占比出現了明顯的跌幅。該期限產品的占比從9月份的35.76%下降至26.92%。

    10月份占比下降的產品,還有6個月至1年(含)期產品,其占比下跌了1.02個百分點,1年以上期產品占比也下降了1.19個百分點。而1個月至3個月(含)期產品發行量占比則上漲9.22%,達40.21%,3個月至6個月(含)期產品發行量占比  上  漲  2.17%  至25.66%。

    “政策監管如果有明細出臺,變得更加嚴厲的話,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銀行“超短”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某銀行理財師分析認為,但是由于目前市場對短期理財產品需求仍然旺盛,因此這種影響可能也不會太大。

    該分析師也表示,月度日均存貸比實施之后,銀行也會不斷調整策略,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會越來越趨于均衡,波動不會太大。

預期收益率將保持較高水平

    在9月末,不少銀行都打出了比較有吸引力的預期收益率以推廣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就在當時,市場就有分析認為,過了季末的關口,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有一個小幅的回落。

    盛世普益監測到的數據顯示,10月份,1個月內的人民幣債券類產品收益出現了微幅下降,1個月以上期信貸類產品和人民幣債券類產品則出現微幅上漲。

    10月,信貸類理財產品發行了16款,較9月份的15款增加了1款。其平均預期收益率達到5.54%,較9月份上漲0.17個百分點。其中,3個月至6個月期產品預期收益率環比上漲0.13個百分點,6個月至1年期產品上漲0.17個百分點,1年以上期產品預期收益率上漲達0.2個百分點。

    盛世普益分析認為,臨近月末,央行190億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連續第九次持平于3.5840%,同時進行了1000億元正回購,暗示短期內緊縮政策松綁的可能性較小。同時,企業月末集中向國庫上繳利稅,銀行月末考核等因素,導致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資金需求增加,回購利率普遍跳漲。

    因此,短期內1個月以下期產品隨著貨幣市場利率的小幅下跌,其人民幣債券類產品預期收益率也出現了小幅下降。而貨幣政策不宜轉向的事實,也使得1個月以上期限的信貸類和人民債券類產品隨市場利率出現小幅的上漲。

    上述銀行理財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銀行負利率的情況依然存在,因此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會保持相對高的水平,臨近年末,預期收益率可能還會有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責編 祝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