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高端醫療保險:創新、風控平衡術

2011-11-15 01:19:02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200萬元、800萬元、1000萬元、1600萬元、2380萬元……這不是拍賣會的競價,而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的近年來高端醫療保險的賠償限額。

    毫無疑問,2009年新醫改方案正式公布,首次提出積極發展商業健康險,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適應不同需要的健康險產品。在政策推動下,市場上面向富裕人群的高端醫療險產品紛紛出籠。這一產品最大特點是保障全面、保額非常高、沒有社保限制,目前市場主要產品的保額都在200萬元以上。

    “高端醫療保險是爭奪高端客戶的有力產品之一。”一位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日前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了一大批富裕人群,但中國現有的醫療體系無法滿足這個階層的醫療需求,因此保險公司適時推出高端醫療險,對于搶占高端客戶資源的制高點意義重大。”

市場呼喚“純粹”保險

    回顧7月份,時任中國保監會主席的吳定富在上半年保險監管會議上明確指出:“保險產品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值得關注。”據統計,上半年,分紅險保費收入占壽險保費收入比重達91.6%,壽險市場“一險獨大”的問題日益突出。保險產品同質化競爭成為行業公認的現狀。

    “創新,是區別競爭對手,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黃長青如是表示。針對市場需求與產品應對之策,匯豐人壽此前啟動的《中國富裕人群調查報告》顯示,日前中國富裕人群最大財務需求是重疾保障(占93%)。這一數據的背后,是各保險公司緊鑼密鼓的推出各種保障型產品,尤以針對高端客戶群體推出的高端醫療保險產品引人注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繼2005年10月,大地財險與全球知名保險商GlobalBenefitsGroup聯手推出國內首款全球醫療保險產品后,最近一兩年,先后又有太平養老、平安健康、金盛人壽、美國友邦保險、招商信諾以及永誠財險等10余家保險公司推出類似或相近產品。

    事實上,這一回市場的潛在需求與保險公司的推廣節奏不謀而合。某私募基金經理畢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很多保險公司推出了‘理財產品’,不過我個人覺得,保險就是保險,把保險和投資混在一起不倫不類。作為職業投資者來說,我覺得身體還是革命的本錢,配置一些保險是完全必要的。但一般的保險產品跟我的想法差距太大,最近我也了解到某保險公司的一款全球醫療保險產品,保額高達幾千萬元,保障范圍及條款解釋我都比較滿意,這款產品對我的吸引力很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一大批財富階層,這個階層對生活品質包括醫療品質的要求較高,也有興趣購買高端醫療保險,這一潛在需求刺激了國內高端醫療保險產品的蓬勃發展。友邦保險相關負責人曾透露,目前全國有3000萬左右的人群需要高端醫療服務,與此相關的高端醫療險市場容量每年至少可達200億元。

附加服務是賣點

    相比市場上的普通醫療險,高端醫療險“高”在哪里?

    國泰人壽總精算師齊美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配合新醫改方案的出臺,各家保險公司已陸續推出創新型的高端醫療險,以滿足高端人群個性化健康險需求。相較一般商業健康險,高端醫療險的保障范圍更廣,如:高端人群較偏好至外資醫院或國際醫療機構就診及中醫、物理治療、精神疾病治療…等費用均可在限額內報銷,使得被保險人可享全方位的醫療保障。”

    業內人士介紹,不僅是保額高,其實高端醫療險的“高”,更主要體現在就醫范圍廣、就醫限制少。據介紹,目前已經搶灘高端醫療市場的保險產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包括:一、不限定點醫院,能夠允許選擇適合自己的私人和外資醫院;二、不限醫療服務,對于中醫、物理療法等普通醫療保險不涵蓋的內容,高端醫療險也會保障,甚至包括精神疾病的治療費用也能報銷。三、不再區分社保目錄和非社保目錄,完全突破社保限制。四、直接賠付,有別于傳統上先自己掏錢看病后理賠報銷的形式,高端醫療保險的主要標志之一是直付,即被保險人去看病的時候,不用再支付任何現金,而是由保險公司和醫院直接結算。

    當然了,這類產品門檻也相對較高,年保費通常在1萬~2萬元,甚至在10萬元以上。從產品形態上來講,這些產品多冠以“環球、全球醫療保險”等字樣,目前客戶群體以在華外籍人士、本地企業高管、私營企業主、商務人士為主,并把特色服務作為其賣點:如陽光人壽改變了普通保險先就診后理賠的理賠服務模式,通過個案管理技術和直接結算服務為客戶提供便捷的就診和直付模式。同時,陽光人壽還建立起一流的國內外醫療網絡,并打造了一支優秀的醫療專家團隊,直接切入醫療管理,從核保、就診咨詢、理賠等多方面為客戶提供服務。又如匯豐人壽、太平人壽等保險公司,則為不同的群體量身打造專屬的高端醫療險產品。

高端醫療險考驗險企風控能力

    據相關人士的“保守估計”,上海高端醫療服務的市場容量在106億元以上,并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長。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保險公司紛紛攜手高端醫療機構如和睦家等,共同拓展高端醫療服務項目。一些高端醫療機構也逐步開始提供國際醫療保險結算。

    但在高端醫療保險發展的同時,一些保險精算師也擔憂:高端醫療險的保費盤子并不大,新興保險公司都要分一杯羹,在保費規模無法達到一定量的前提下,保險公司承受的風險巨大。

    對此,國泰人壽總精算師齊美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端醫療的核保規則比一般團體醫療險更為嚴格,除了要求每位客戶如實告知其健康狀況外,在必要時還會要求客戶進行體檢。通過較為嚴格的核保進行風險篩選,降低承保風險。同時,與再保公司合作開發高端醫療產品,可獲得再保公司在技術及經驗數據方面的支持,并可通過分出業務的方式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再保公司,降低賠付率波動對公司的不利影響。”

    齊美祝同時也表示:“通過健康管理,引導客戶正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觀念,降低發病率,從而有效降低理賠率。并對就診進行有效管控,如事前通過電話醫療咨詢、不同賠付比例的設定等方式引導病人去網絡醫院就診。第三方醫療保險公司已建立比較完善的醫療網絡,并與網絡醫院形成了長期合作機制,在醫療監督方面較保險公司有更大的話語權,可有效遏制醫院的醫療濫用沖動;事中通過TPA(醫療保險第三方管理公司)經驗豐富的醫療專業人士對就診過程進行定期監控,在保證病人就診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就診過程中的醫療濫用情況;事后及在理賠時對不合理的醫療費用進行剔除,降低不合理的理賠。”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了解到,一些合資保險公司將高端醫療保險產品的投保書送達歐洲總部核保、承保,以降低新興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風險的過度集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責編 祝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