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11-11 08:42:48
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新任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首次公開發表演講不談資本市場談經濟,以一個學者型官員的視野與資本市場進行首次“對話”。
昨日,在出席國際金融論壇2011全球年會時,郭樹清根據會議確定的主題,就世界經濟再平衡問題發表了演講,只字未涉資本市場話題。但巧合的是,之前一天證監會就加強上市公司分紅等市場高度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分析人士認為,這當中應該體現了郭樹清對當前市場建設發展的一些看法。可以說,他的態度和思路已經提前在公眾面前“亮相”。
郭樹清在演講中提出,將全球不平衡歸因為中國因素依據并不充分。在世界經濟的再平衡過程中,中國的確可以做很多事情。國際社會對中國提出了很多要求,希望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享受更多的權利,是有道理的。但必須強調,責任和權利必須對等,目前要求中國承擔的義務太多,而賦予的權利相對較少。一些發達國家在提倡投資和貿易自由化方面的聲調很高,但是落實力度有限。因此,如果在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方面,國際社會能夠加強協同、共同應對,將會比較理想。
他指出,從國內情況看,中國經濟存在著不平衡的問題,體現在:一是城鄉差距較大,城鄉居民收入差別較大、消費差別也較大。二是地區之間差別較大。三是商品和服務之間差距很大,相對于商品消費而言,服務消費嚴重不足,以醫療、教育、衛生、旅游等為代表,幾乎所有的服務行業都存在短缺問題。四是公共服務比較欠缺且地區差別較大,但近年有所改善。五是相對于物質財富、金融財富的快速增長而言,我國的知識財富、人力資本增長相對緩慢,而生態財富甚至呈現負增長。
談及中國經濟對外的不平衡表現,郭樹清認為,核心問題在于產業結構發展比較滯后。其中,制造業發達,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達48%,但產業高度集中于低附加值、低端產業。中國依靠低端的產品出口獲得貿易順差,盡管近年來貿易和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有所縮小,有出口減少、進口增加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于價格調整,即出口產品價格漲幅小而進口產品價格漲幅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