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借資本市場平臺 譜浙商嬗變華章

證券時報 2011-10-14 08:38:50

Default-thumb_head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走訪浙江上虞、臺州時發現,兩地資本市場發展各有特色:上虞企業在內外并購上表現突出;臺州企業則注重研發,在產業升級上獨具特色。

  募投項目也拉動了地方就業及員工工資增長,如亞廈股份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員工人數較上市前增加近五倍,而員工的收入也較上市前翻了兩番。

  實現“空中加油”

  關于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作用,用浙江省金融辦副主任包純田的話說就是“空中加油”。這位曾經的天堂硅谷董事長長期從事投資風險管理工作,對企業上市多了一層了解,他也經常到各個地方考察,鼓勵企業上市。

  包純田介紹,上市的作用首先表現在資金方面:民營企業的細分領域龍頭長期以來快速發展,管理者的信心比較足,但資金鏈往往繃得比較緊。而在補充資本金方面,利用外資的空間已經不大,靠銀行會造成負債率過高,靠政府也不太現實。因此,關鍵時刻募集到資金,往往會給企業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IPO對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也有好處。包純田解釋稱,上市公司多了很多的監督者,例如投資者平時會與公司電話溝通,也會積極參加股東大會,此外還有專門的監管部門。“企業上市后會受很多方面約束,從而使企業脫離原來粗放逐利的模式。”上虞市金融辦主任朱鑫海如是說。

  企業募得資金后,會增加并購實力,通過并購做大做強。在這方面,上虞就有許多上市公司通過并購做大做強的案例,如浙江龍就利用2008年經濟危機實現國際并購;臥龍電氣也有國際并購打算。朱鑫海認為,非上市公司不會有這么好的基礎和實力“走出去”。

  包純田認為,上市還有助于企業研發和產業升級,有能力在研發方面加大投入,研發的標準也因此提高到國際層面。記者近日走訪臺州上市公司時發現,水晶光電、南洋科技等在研發方面都很舍得投入。

  后備資源雄厚

  正因如此,當地企業爭相上市,政府也積極引導推進。

  目前上虞有12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上市的有9家,位居國內縣級市第三名。而臺州市上市公司數量在浙江一直較為落后,但去年突然發力,截至去年底,臺州中小板上市公司數量達18家,居全國地級市第二位。

  上虞板塊2009年度資本市場融資額為20.5億元,到2010年已近50億元,創歷年來融資數量之最,相當于過去9年的融資總和。上市公司也為當地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據統計,上虞上市公司創造的工業產值及銷售收入已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5,利稅占1/3,就業人數占1/7.

  上虞市金融辦主任朱鑫海表示,上虞有豐富的上市后備資源,目前聘請中介的已有10多家,還有10多家走訪對象也很有希望,上市氛圍越來越濃厚。當地銷售額上億元的公司有160多家,上2000萬元的有500多家。

  這其中,朱鑫海個人比較關注的是那種“現在規模還比較小,但所處行業好,未來前景比較好”的公司。當地計劃到“十二五”末新增上市公司10家。臺州也擁有雄厚的后備資源,當地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00多家,計劃到2015年實現上市公司數量超過50家。

  浙江全省上市公司數量目前居全國第二位。包純田表示,由于基數龐大,浙江上市公司證券化率為56%,與上海北京差距很大,還低于全國水平。“十二五”期間浙江省計劃增加160~170家上市公司。

  多渠道緩解資金饑渴

  最近兩年企業IPO超募資金甚多,不少企業尚未找到用途,而在浙江,超募資金往往能在很短時間派上用場,有的企業甚至在IPO之外快速推出第二輪募資計劃,南洋科技即是如此:公司去年完成IPO,并迅速為超募資金找到出路,今年又推出增發募資計劃,以增加產能。

  水晶光電董事長林敏近期很關注公司股價變動情況,因為這關系到定向增發是否順利。公司近期計劃通過定向增發融資6.6億元,用于實施“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項目”、“藍寶石LED襯底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聯化科技融資也很踴躍。公司今年4月份完成增發募集資金6.85億元,7月份又推出6.3億元公司債券融資計劃并獲通過。海正藥業3月份完成增發,6月份又推出了公司債發行計劃。

  在臺州,近期出現一股融資潮,除水晶光電和聯化科技外,銀輪股份、利歐股份的融資方案已通過證監會審核,海翔藥業的增發預案5月份獲股東大會通過,偉星股份則計劃配股。浙江龍盛董秘常盛表示,浙江龍盛規模擴大的過程中,融資起到了重大支撐作用。

  在亞廈股份董事長丁欣欣看來,上市募資的16.35億元是最近兩年公司快速增長的保證。亞廈股份上市后高速發展,公司2010年凈利潤增長98%,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62.46%。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