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調查綠城房地產信托 銀監會通知被證實

2011-09-23 01:05:50

綠城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在港股市場以5.20港元開盤,收于4.49港元,創下兩年來新低。受其拖累,昨港股市場多只內房股罕見大跌。截至收盤,有十余家房企股價跌逾10%。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靜瑕  李玉敏  梅俊彥  徐杰  胡廷鴻  發自北京、杭州、深圳

 

    “暴跌16.23%!”

    這正是綠城中國股份有限公司(03900,HK;以下簡稱綠城)昨日(9月22日)在港股市場的表現。當日,其以5.20港元開盤,收于4.49港元,創下兩年來新低。受其拖累,昨港股市場多只內房股罕見大跌。截至收盤,有十余家房企股價跌逾10%。

    市場均認為,昨綠城股價的急速下挫,與外媒一則報道不無關系。該報道稱,銀監會近日下發通知,要求信托公司上報關于信托公司與綠城集團及關聯企業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的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信托公司人士處獲悉,銀監會確于日前通過郵件下發了一份  《關于信托公司與綠城集團及關聯企業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調查的通知》,并附帶一份上報調查情況的表格。

    一位接近銀監會的人士告訴記者,上述通知只是銀監會的日常監管行為,并不意味著綠城存在問題,這樣的調研銀監會經常做,“這種調查,不只針對綠城一家。”

    今年5月以來,房地產宏觀調控持續加碼,加之銀根緊縮,不少開發商均將信托作為重要的融資渠道,而這,也讓監管層不斷關注該項業務的風險性。

    據悉,因擔憂美國次貸危機在中國重演,監管當局在近期減少了信托業務發行審批。中投顧問房地產行業研究員韓長吉認為,如果信托渠道被控制,那么房地產行業至少損失20%的資金來源。

信托公司收到銀監會通知

 

    針對昨日股價下跌以及銀監會下發上述通知的報道,綠城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董事會確認,本公司并無就有關聲稱的調查及要求從中國銀監會接獲任何官方通知。有關聲稱的調查并不是針對綠城集團。”

  “對于這個事情,我們已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情況說明,我沒有新的內容可以說。”綠城新聞發言人俞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

 

    在此之前,綠城通過官方微博表示,該公司沒有收到任何監管部門的調查通知,公司目前開展的信托業務均符合規定,公司的資金財務狀況穩健正常。

    然而,一位信托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個事情比較敏感,但這的確是針對綠城一家房地產企業所下發的通知。銀監會可能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單個房地產企業的信托產品情況,也不是說綠城就真正存在風險。”

    該人士還表示,在銀監會要求上報的調查表格中,有項目屬性、資金來源、房地產項目的類型、信托資金運用方式、項目的流動性監測等相關指標。同時,上述通知還要求信托公司,根據項目運行情況注明風險判斷意見。

    “監管層可能還會調查其他的一些房地產公司,綠城并不是個案。”他說。

銷售不力綠城資金或告急

 

    事實上,綠城較高的負債率一直都是市場關注的熱點,此前因為負債較高的關系,被穆迪、標普維持較低的評級。

    綠城201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共有貸款346億元人民幣,其中有抵押銀行貸款為263.04億元,無抵押銀行貸款為58.73億元,一共是321.78億元,其他方式的貸款24.22億元。而上述貸款在一年內到期的達135億元,一年后到期的為211億元。

    在信托融資方面,綠城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綠城籌集信托貸款33.24億元,期內償還本金25.04億元,期內支付利息1.9億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信托負債49.84億元,信托相關衍生工具余額2.71億元,共計52.56億元。

    而綜合普益財富等相關數據不完全統計,自2008年4月份以來,綠城通過平安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發行接近20款信托產品,發行規模達到91.6億元,逼近100億元。

    “房地產信托產品是否存在風險,關鍵在于銷售回款情況。”一位信托行業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今年完成任務有些吃力。”綠城旗下紹興轄區一項目有關工作人員透露,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7月,綠城累計實現銷售額223億元,離年度400億元的銷售計劃仍有距離,7月新盤去化率為24%。

    2011年上半年,與綠城112億元的收入相比,借款卻高達340多億元,同時一年內到期的高達135億元。上半年末資產余額為1260.63億元,負債余額為1105.68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7.7%。6月末,綠城集團還有75個在建項目,在建總建筑面積達到1381萬平方米。

    普益財富研究員范杰告訴記者,經該機構初步統計,在接下來的10月、11月,綠城將要面臨1.5億元的信托產品到期償付,對于目前整體銷售不佳的市場而言,綠城確實會面臨較大的壓力。

    不過綠城在半年報中稱,截至2011年半年末,綠城集團尚未在收益表中確認的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887億元  (按本集團應占約人民幣578億元),這些收益大部分將在未來兩年逐步于收益表確認。

大緊縮下的房企缺錢尷尬

 

    差錢的并不只有綠城。

    “我不得不承認,現在整個房地產企業資金都比較緊張,特別是一些中小房企。”一位房地產開發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他稱,當前房企通過銀行獲得開發貸款已經很難,而目前市場銷售整體萎靡,銷售不能夠及時足量回款也給信托融資渠道帶來了風險,信托公司也會給予開發商一定的進入門檻。

    一位信托業內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說,目前信托公司對于房地產業務,最為關心的還是系統性風險,而不是單個公司的風險。而相關數據表明,今年6、7、8月,房地產信托發行規模占比分別為56%、43%、35%,較之前持續下滑,這表明監管取得一定效果。

    范杰分析認為,銀監會此次對綠城的房地產信托調查,比之前的緊縮政策更直接,“對于房地產信托風險管控,可以通過案例具體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